语文PLUS 教研 ID: 160297

[ 阙圣刚 文选 ]   

浅析新课程板书

◇ 阙圣刚

  翻开近两年的听课笔记,我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众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板书”越来越忽视了。有的写上课题后就不再拿起粉笔,有的不断调试多媒体,不再理会黑板了,有的在黑板上杂乱无章地写上几个字……他们认为新课程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而传统教学的板书是有章有序的,因此在新课堂中无法实施。但我对此有不同想法,我认为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板书不但要有,而且要与时俱进。
  一、 定义。传统意义上的板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黑板上书写的讲授内容要点。但新课改课堂是师生互动的,是动态生成的,是以学定教的。教师的角色也已重新定位,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了学习中的首席,不再是完完全全主导者,而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因此,我认为新课改板书应该定义为: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师生将对文本的探究、概括、归纳、提炼的重点,系统准确、简明扼要地写在黑板上。既可以老师板书,也可以学生板书,板书是课前教师粗线条的预设,课内是可变的、处于动态之中。
  二、 作用。新课改板书仍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一则好的板书能够概括课文内容,体现教学目标,可以展示作者的写作思路与文章的结构,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可以展示文章的层次,为学生的朗读、复述、背诵穿针引线;可以展示文章的妙词佳句,帮助学生识记那些好的词句,丰富学生的词句积累……
  三、 要求。
  1. 简洁性。所谓简洁性就是板书要以简洁的文字将文本的中心一目了然地在黑板上展示出来,坚决摒弃繁、乱、杂等现象,而且板书中还要包含着变动的信息,变动的思路。例如《自相矛盾》一文的板书设计:
  矛 (盾
  锐利 (坚固
  “ ”代表矛,“(”代表盾。从上下两组对立的符号中,我们不难看出卖矛和盾的人的话不能自圆其说,整个板书精炼、鲜明、富有逻辑性。
  2. 新颖性。新颖的板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例如:《给予是快乐的》一文我设计如下板书:
   小男孩
  
  
   保罗给予 小男孩弟弟
   是
  
  快乐的
  
  瞧,板书形成了一副笑脸,不正体现了给予是快乐的这一深刻的含义吗?
  3. 系统性。任何一篇文章都有其知识的逻辑系统性和学习的规律性,且每一堂课都有其特定的知识结构及其内部联系。掌握好板书的系统性原则,对学生的复述、诵读及学习写作结构有很大的作用。例如:《小镇的早晨》依据其特有的分总结构作以下板书:
  恬静
  
  热闹美
  
  紧张
  4.启发性。板书的启发性是指以板书促思,以思促学,以学定教,让学教互动,和谐统一。例如《天游峰的扫路人》板书为:
  峰 人
  教师用这一板书引发学生产生疑问:峰和人有啥关系?让学生探究思考,以峰衬人,凸显老人豁达、开朗、自信的品质。
  5. 动态性。新课堂是随时生成的,尽管教师课前有了预案,对课堂的一些环节及可能会发生的问题作了预设,但教师不可能对学情作完全的预设,在动态的课堂中,教师只能依据当时情况进行动态生成。例如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教学一组文章《朋友》时,整块黑板只有“朋友”两个字是她写的,其余都是学生根据自己对朋友两个字的个性化理解写的。
  朋友是一坛陈年老酒,越陈越香。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6. 思想性。好的板书能将文章所蕴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很好地展示出来。例如《九色鹿》板书的设计:
  救
  九色鹿 调达
  (见义勇为)出卖(见利忘义)
  保护 受罚
  
  讲信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姜堰市梅垛中心小学]

浅析新课程板书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