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0300

  

营造智慧课堂

◇ 冯 捷

  我上个星期上了一次校级公开课《燕子专列》,两次试教效果完全不同,其实我只是把词语精选了一下,归类组块,词语竟然让课上“活”了。
  片段一:
  我把课文的生字新词罗列出来,让学生复习,要求读正确,读得字正腔圆。
  专列欧洲瑞士呼吁车厢
  气温骤降长途跋涉濒临死亡白雪皑皑 叽叽喳喳
  这样上下来,学生虽然按照我的要求读得很准确,但形式单一,学生兴趣不大,效果也不理想,而且和后面的教学内容脱节。为了上好后面的内容,我不断的渲染气氛,好久学生才慢慢的融入课文中。
  片段二:
  这次我把本课的词语进行适当的取舍,形成了词语组块教学。
  师:谁能用上课文中的词语来说一说?
  出示第一组词:()的春寒()的大雪 ()的山路
  生:(料峭)的春寒(满天飞舞)的大雪 (冻得坚硬)的山路
  师:谁能连起来把这三个词读一读?
  师:同学们,你们看春寒——(料峭),大雪——(满天飞舞),山路——(冻得坚硬),此时如果你就在这个地方,你一定会觉得——
  生:(冷 寒冷 发抖)
  师: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一读。
  师:你们的朗读,仿佛把老师带到了瑞士那个寒冷的春天。在那个寒冷的春天有一件事始终让我们揪心,那就是成千上万只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时,在瑞士境内遇到了麻烦。我相信通过这一组词,你们一定也会揪心。
  出示第二组词:气温骤降 风雪不止 长途跋涉 饥寒交迫 濒临死亡(读得轻一点就更好了)
  师:咱们一起来读读这些词语,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或者听到了什么?齐读。
  课件出示:
  你一定看到了燕子在满天飞舞的大雪中(悲惨地鸣叫,无力地飞翔)。
  在冻得坚硬的山路上(无力地躺着)。
  在白雪皑皑的雪地里(被埋了起来)。
  师:成千上万的燕子,饥寒交迫、濒临死亡,此时此刻,你觉得这些燕子最需要的是什么?他最需要食物,最需要温暖,最需要人们的帮助,否则他们就会——死亡。
  由此,我发现了词语组块教学的优点:
  首先,词语组块教学体现了一种智慧之美。
  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智慧的引导方有智慧的生成。在教学中,不要拘泥于文本,对词语进行大胆取舍,构建组块信息,利用这两组词语体会文章的情境。
  学生在识词的过程中,不是为识词而识词,而是以识词为凭借走进文本,展开与文本的对话,通过这两组词语组块烘托出天寒地冻的情境,使学生的情绪状态得以延续并不断提升,于是便有了对下面“人们为了救燕子不在乎的”深切理解,也有了对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感悟。
  其次,词语组块教学体现了一种简约之美。
  第一次试教,提供给学生的词语是一个个零散的“珠子”。经过改动后,我把这些“珠子”穿成了一根根“项链”,有了主线的串联,词语的理解有了依托,有了方向,这样积累和运用必然是更有效的。
  词语教学既不能搞单打独斗、机械识记、孤立理解,也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杂乱无章,而要以教学需要为根本,对文本中的词语梳理归类、重组板块、构建意义,这样才能为学生的理解识记提供方便。词语组块有利于词语多角度的理解,多层次的积累,避免了解词的机械和积累的无序。
  学生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通过各个组块的学习,达到在简约中追求深度、在简约中生成智慧的目的。
  再次,词语组块教学体现了三种学习层:词语组块的学习是属于知识层面;读组块词语来描绘,想象头脑中所浮现的画面,属于能力层面;读出词中的言外之意,提高自身的精神领悟力,是属于情感价值观的层面。
  词语组块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为主线,将零散的语文训练项目整合成综合的语文实践组块,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中获得充分、和谐的整体发展。
  我认为词语组块教学是一种智慧之举。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逸夫小学]

营造智慧课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