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春风,吹到脸上已不太冷了。我突然哼起了儿时的歌曲:“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对了,何不到外面放风筝去?
吃完早饭我拉上儿子去放风筝。六岁的儿子当然是喜出望外,像一只快乐的小鸟,一蹦一跳地跟着我出了家门。我们来到商店挑选风筝,儿子看到盼望已久的风筝,摸摸这一只,又摸摸那一只,爱不释手。我告诉他:“选你最喜欢的。”儿子终于选定了一只“变形金刚”。我们拿着风筝往校园操场走去。
儿子持风筝,我放线,我们迎着风飞跑,跑了很长一段路,风筝颤颤悠悠地飞起来,越飞越高。可是正当我们手舞足蹈之时,突然风筝往下猛栽,我赶紧冲过去接过线,顺着风势,有节奏地一拉一松,风筝又呼呼地冲上天,我把风筝交给儿子,他快乐地放起来。
我倚在栏杆上欣赏着儿子的高兴的劲儿,心里感到特别的欣慰。看着看着,思绪回到我的童年:也是一个三月艳阳天,风吹到脸上不太寒了,我捧着哥哥花了半天的时间才做好的风筝跟着他一起到野外放飞。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可是不敢说出来,我怕说错哪句话哥哥会不带上我。风筝造型很简单,只是一个六角星。
风筝飞上天以后,哥哥让我过把瘾,我高兴极了。他告诉我,要松一下拽一下,我照着去做了,可是,没几下就把飞上半空的风筝拽落下来。哥哥并没有责怪我,他只说“听着容易吧?做起来难!”就拿过线圈自己放了起来。
“妈妈,快,我拉不住啦!”儿子响亮的声音把我叫醒。只见他正跟着风筝跑呢。“你跟着风筝跑干吗?”我问。“要不它会落下来!”我告诉他:“不会的,只要顺着风势,收放有度,不用力过猛,它就不会掉下来。”儿子听了我的话,满脸狐疑。但我相信他会懂的,就像当年哥哥教我一样。
生活中有很多事都像放风筝,收放一定要有度,力重则矫枉过正,力轻则蜻蜓点水。当然要拿捏得当,必须假以时日,瓜熟自然蒂落。
操场上的儿子,正在放飞中琢磨着收放的度,让他去拿捏吧,我只管欣赏。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洪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