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0289

[ 郭兆亮 文选 ]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 郭兆亮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但很多学生怕写作文,一听到要写作文就喊头痛。有的说没有东西可写,有的说不懂怎样去写,有的说达不到要求的字数,总之对写作文没有兴趣,对写好作文缺乏自信心。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平时积累的素材少,作文的方法没有掌握好,训练不得法等。我认为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是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近几年来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自信心的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 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找米下“锅”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就是生活。”他的意思是生活是美好的,生活中处处有美的闪光点,要善于观察、发现、捕捉,才能充实头脑,美化心灵,从而写出美的文章来。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让学生体会作者对父亲那胖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和一系列特定动作的定格描写是在细心观察、深情感受中完成的,体现了人世间深厚的父子情谊,所以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如周定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是作者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后写下的一篇说明文,文中按照瞻仰的时间和空间顺序,也按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写下了纪念碑的概况和人民英雄,以及英雄所参与的伟大的历史事件,可见作者的观察是多么的细致入微!又如夏衍经过两个多月的时间,每天半夜三点钟起身,走十几里路,去观察包身工上班的情景,终于收集到关于包身工日常生活的第一手材料,写出了脍炙人口的报告文学《包身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从七年级开始写日记,写周记,内容包括家庭、校园、社会,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各种景物,观察各种人和事并细心体会自己的感受。结果不少同学写出了好文章。如2000级的学生周春《我的父亲》一文,写出了父亲为了给他们姐弟俩读书而起早贪黑、走南闯北含辛茹苦的经历,表达了浓浓的父子深情,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教育。史成志同学《建中校园真美丽》一文,从不同角度、不同的侧面写出了校园中一幅幅美丽的画面,给读者留下了真实生动的印象,不少同学读了此文后说,这篇文章就像摄影师拍摄的一组镜头,然后按顺序展示出来,真好。
  二、 提倡学生关心时事,多听新闻,多阅报刊,做到有感而发
  学生要写好作文,没有素材是不行的,故而我要求学生多听多看。在家里早、午、晚饭时间学生都要注意收听收看新闻,关心时事。在学校要多阅报刊,多看课外书,增长知识,开阔视野。班里订了《扬子晚报》《盐城晚报》,每个学生订了《文摘报》《文萃》《作文报》《语文世界》等,同学们都争相阅读并作读书笔记,积累了不少的典型素材。在此基础上,我又要求学生把报纸上他们感兴趣的、有感受的文章剪下来,写读后感,写评论文章等。结果剪报上的学生作文比教师的命题作文要写得好,因为这是他们有兴趣而写的,有感而发的。在学校组织的历次征文比赛中,我所教班级的学生获奖人数和档次列在榜首。
  三、 用好课本写作指导材料,进行系列化、系统化的作文训练
  现行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对写作训练安排了很好的指导材料,如七年级教材就安排了《有感而发》《说真话,抒真情》《从生活中找“米”》《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简单地说明小制作》《想象》《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记事写人线索清楚》《观察和描写事物的特点》《抓住特点介绍动物》《消息》《自由作文》等十多篇系列指导材料,这些材料按文体分类,每篇突出一个重点,有很强的适用性与指导性。教师在指导作文时要联系课本中所学的指导材料,选择重点进行系列化、系统化的写作训练,使学生作文水平逐渐提高。如七年级主要训练记叙文系列,八年级在继续训练记叙文的同时学写说明文,九年级则侧重于浅显的议论文的训练及记叙、说明、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与此同时,我又以符合写作目标要求,符合学生实际,有新鲜感为原则,精选作文体裁和题目,对学生进行系列化、系统化的作文训练。如200字小作文的训练方面,我选了下面一些类型的题目:(1)说明文:《圆珠笔》,按一定的说明顺序,运用三种以上的说明方法。(2)场景类片断:《课间的运动场》,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一个场面。(3)介绍交通标志图案,讲清构图和寓意。(4)续写想象情景作文“自习课上突然有一个同学笑了起来……”至于大作文方面也是这样,有命题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有材料记叙文、议论文(包括看图作文)等。经过训练,同学们既能对写作指导材料有较深刻的理解、较灵活的运用,同时对写作也有了兴趣,自信心也在不断增强。
  四、 加强审题训练,多审题精写作
  作文的第一步就是审题,作文审题是否正确,关系到文章成败,因此,写作训练的第一步就是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题意,也就是很好地审题。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审题的一般技巧,如命题作文要(1)审标题,注意题目的限制性词语;(2)审文体;(3)审写作要求(包括注意事项,提示);(4)应试中审评分表。材料作文(包括看图作文)除了上面(3)、(4)点外,更要审清材料,多则材料的要进行归纳总结,找出最佳角度、最佳立意。语文教学内容很多,不可能要求学生大量写作,所以多审题,精写作,所费时间不多,学生写作能力却得到培养,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又得到增强。实践证明,加强审题训练,多审题,精写作,不失为一种指导写作的好办法。
  五、 教师评改作文与学生互改、自改相结合,教师重在讲评、鼓励
  为了发挥同学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他们批改作文的能力,从而提高作文水平,我在作文评改方面除了教师评改外,还采用学生互评和自评的形式。具体做法是:课前教师浏览了学生的作文,找出作文中的优缺点,课堂上进行审题分析,指出此次作文的优缺点,示范评讲两三篇文章,列出批改的标准,然后让学生批改。可互评,可自评,先找优点,再指出缺点,重在鼓励,然后教师收上来再阅,选出优秀习作,进行放大、张贴、展示,并汇编成《学生优秀作文选》,每学期一册。这样,学生亲自参与了文章批改,对本类文章的写作要求理解得更为深刻,尤其是当学生的作文被列入了《学生优秀作文选》,写作的胃口一下子被吊了起来。几次三番的练习,学生的写作水平就会不断地提高,同时对写作也有了兴趣和自信。
  以上这些做法都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尝试,其中对写日记、周记、剪报作文、作文系列化训练和文章互改等方面有所侧重,收到了较好效果。近几年,我任教班级学生在报刊上发表了多篇作品,每个学期都有同学的作文刊登在《盐城晚报》和《盐阜大众报》上。在学校征文比赛中,我所教的班级学生的征文获奖的就更多了。绝大部分学生也不再怕作文,并能积极参加作文训练,完全有能力写出较像样的文章来。这些都得益于平时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作者单位:江苏省建湖县建阳中学]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