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学生中有一部分人心理素质较差、学习成绩不好、热衷网吧、迷恋异性,而这一部分人中的大多数都集中在职业高中及各类技校。要转变他们,使他们成为有一定生产技能、有益于社会、有益于自身发展的公民,是职业教育的一大难题。
本文仅就教师如何进行人性化教育谈点看法。
成功进行人性化教育的关键在于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思想感情的沟通。教师要想消除与差生之间的隔阂,拉近距离,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得花琢磨顽石的功夫。当面愤怒地指责他们是“低能儿” “痞子料” “一世没出息”等,虽然教师出了一口气,但于事无补,不但无补,反而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久而久之就形成对立关系。尽管教师出于好心,但他们不能接受,教师的教育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从客观上说,这些孩子们的认识习惯是环境造成的,是逐步形成的。一些家长对自己的独生子女一味溺爱,把孩子当成笼中鸟,盆中花,孩子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思维能力发展得很慢。进入小学、初中后,教师受分数制约,好心好意地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这些思维能力不强的学生不堪重负,家长的期望值又过高,因而他们在课堂上不懂装懂,课后抄袭别人作业,这样怎么能完全吸收知识的养分呢?一般的老师总是喜欢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讨厌成绩差的学生。人毕竟有自尊心,当他们感受到老师讨厌时,又怎么会亲近老师、听老师的话呢?他们与老师产生思想感情的隔阂,并逐步拉大了距离,以至无法沟通,教师无法实施有效教育,只得放弃,于是出现恶性循环,孩子逐渐变坏。这些情况怎能完全归咎于学生本人呢?
此外,现代社会处于经济转型时期,许多文化水平低的人,经过艰苦努力,创业有成,发了大财;也有一些人通过投机、关系等获得丰厚的经济利益。十五、六岁的小青年面对这些客观存在,便觉得没有科学知识也能创业、也能发财,因此对自己的学业好坏并不在意,反而自我安慰:学习成绩不好,将来同样有饭吃,也有可能发财,过上幸福生活。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便不把学习放在心上,得过且过,混张文凭再说。
当然造成“差”的原因还有很多种,这里不再赘叙。
这些差生是不是没有优点长处呢?不是的,他们有许多闪光点。有的人具有可贵的同情心,有的人具有鲜明的正义感,有的人作业不会做,但会实际操作,会画画,会艺术表演等。
“差生”的身上也有真善美。作为教师,有什么理由不去爱护他们、关心他们呢?教师应有博大的胸怀,仁爱的心肠,强烈的责任感和教育人的本领。一个有博大胸怀的人必有容人之量,哪怕是对骂过自己的学生,事后也应对之以微笑与亲和。在指出他们的不足与错误时,不可滥用归谬法,无限上纲,给人当头一棒,而应实事求是,就事论事,和风细雨,循循善诱,让人觉得可亲可信。标尺不可过高,掌握在能接受的范围之内,有时也不妨换位思考,对他们要热情真诚地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九曲黄河终归大海,幼苗总要成长,差生毕竟年轻,尚未完全定型,通过科学引导,激发其内在的积极性,成人成才大有希望,当然第一步必须实现沟通。
首先,教师必须熟知和尊重学生的个性,比如这名学生不会唱歌,但他也想跟在别人后试试,即便唱得不好,只要像唱歌,教者(听者)就要鼓励他:“你真聪明,一学就会!”此时他已有了零的突破,基本已从平地登上了第一级台阶。假如你批评他唱得太差了,那么他连第一级台阶都登不上,又如何登上四级、五级、六级呢?这个学生情绪受到打击,失去信心,也许一辈子就与唱歌无缘。实际上每个年轻人总想得到别人的认可。你认可了,就实现了沟通。学习书本知识和技艺也是如此,认识能力的提高更是如此。有一职中女生居然问老师:“你认为职中学生能不能谈恋爱?”这个老师一愣,然后很真诚地说:“你所问的,我还不能给你唯一的答案。从过去的情况看,成功几率并不大。因为恋爱、婚姻关系总是受着身体、政治、经济、思想等诸种条件制约的。”引导她理智、冷静地对待这一问题,后来又逐步使其认识到恋爱婚姻与自身发展和事业前途的关系,从而提高她的决策能力。至于男女同学之间相互关爱、亲切和谐无可厚非,不必忌讳,倘若教师一听到学生提到这类问题,便呵斥责骂,令其悬崖勒马,虽然出于好心,但是无济于事。因为他们视野有限、认识有限,有时糊涂是正常的,老师年轻时就没糊涂过?强制其实是非人性化的做法。
第二,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扬长避短,引导他们实现自身价值。众所周知,每个人都有长处,特别是年轻人。有人善于逻辑思维,有人善于形象思维,有人悟性很高,有人情感真诚,有人喜欢自然科学,有人喜欢人文知识……教师应该因材施教。手艺精的木匠师傅面对一大堆杂乱的木料面露喜色,认为无一废料,长有长用、短有短用、粗有粗用、细有细用、直有直用、弯有弯用。人也是这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点长处,都可成人成才,在一名教师面前没有差生,差生在他们手上能变好。有的科学家、政治家做学生时也是一塌糊涂,但可贵的是他们的教师能做到因材施教、变废为宝,爱因斯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善于教育并转化落后的学生才是教师中的佼佼者,教师应当看到每一个学生的两个方面,有意识地与其沟通,充分肯定其积极的一面,适度指出其消极的一面,艺术地导引。
总之,只要教师有爱心,有高度责任感,又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能与学生沟通思想感情,在沟通中实施人性化教育,做到师生和谐相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那么,学生(包括差生)必将在社会中占有自己一席之地,从而实现人生价值。
[作者单位:江苏省姜堰市第二职业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