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份”是常用字,使用频率甚高,但人们常会临笔踟蹰,吃不准该用“分”还是“份”。那么,在现代汉语中,“分”“份”两字应该怎么区分呢?
先说“份”字。从用字规范的角度考虑,应该用“份”的大致有下列五种情况:一、 用作量词,如一份礼物、两份文件、这份材料、那份报纸;二、 用在省、县、年、月后面,表示划分的单元,如省份、县份、年份、月份;三、 指整体中的一部分,如股份、份额,再如送礼的“份子”,意为个人应该分摊的份额,自以用“份”为宜;四、单独使用,意为程度、地步,如“事情闹到了这份上;五、个别约定俗成的用法,如“身份”。“身份证”已为群众普遍接受,推倒重来似乎不太现实。
应该用“分“的,大致也有三种情况:一是指成分,即构成事物的因素,可以是自然形态的,如盐分、水分、养分,也可以是人文形态的,如情分、缘分、福分;二是指地位、职责、权利的范围和限度,如分内、分外、安分守己、恰如其分;三是用于“分子”一词,指属于一定阶级、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如知识分子、骨干分子。
[作者单位:河北省乐亭县王滩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