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刚刚落下帷幕,回想起电影节上金鸡百花奖得主那既惊又喜的模样,我不仅想起我的课堂上那些小演员。从北风和小鱼到蚂蚁和蝈蝈,从狡猾的狐狸到善良的九色鹿,从坚强的桑兰到不屈不挠的海伦•凯勒……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小朋友有多少个角色可演啊!
那么,怎样才能发挥孩子们的天赋,让他们也尝尝捧得课堂上的“金鸡百花奖”的滋味呢?
一、 精选,表演的前提。小学语文课本中并不是每篇课文都适合学生表演的,
即使是适合学生表演的课文,也不是从头到尾都适合让学生表演的。因此,我们在备课时,要准确定位课文中可以表演的内容,明确表演的目的和形式,形成表演的初步构想,切忌随心所欲。如《小露珠》一课,角色比较多,为了让学生感受小动物们对小露珠的喜爱之情,学会文明用语,可以让他们分别扮演的小青蛙、小蟋蟀、小蝴蝶,来同小露珠打招呼,切身感受当时融洽恰恰的气氛。《小稻秧脱险记》一课,于永正老师引导学生表演的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小稻秧的有气无力与害虫的气势汹汹形成鲜明的对比。《哪吒闹海》中的“砍、扔、纵”三个生字,我们完全可以启发学生通过表演理解它们构成的词语的意思。《秦始皇兵马俑》一课,有个老师设计的导游与游客的表演,把我国举世闻名的这一奇迹演绎到极致。
二、 理解,表演的基础。语文要姓“教学手段的多样是为了有助于学生对语
言文字的理解与感悟。课堂表演是以文本为基础的,表演前首先要让学生熟悉、理解文本内容,这样学生才易于表演、乐于表演。比如苏教版二年级语文《西湖》一文,我们可以让学生以导游的身分进行表演。表演之前,一定要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脑海中形成画面,熟悉课文内容,达到熟读成诵的地步。然后让学生组成一个小小导游团,一人介绍西湖的一个景点。降低表演的难度,这样学生表演的兴趣就会很浓。对于直接按文本表演的,要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故事情节,抓住文中人物特点,熟悉人物语言,然后表演。
三、 想象,表演的拓展学生的理解力与表演车是有限的。有时表演不够到位,
我们则要引导学生根据文本内容体会、揣摩当时的情况,挖掘教材中的空白点,启发想象,进行创造性的表演。在教《蚂蚁和蝈蝈》一课时,学生演蚂蚁搬粮食,我引导学生想象蚂蚁搬运粮食方式有多种?除了背、拉,还有哪些动作?让学生亲自感受蚂蚁劳作的辛苦。《小稻秧脱险记》一文,学生表演杂草气势汹汹的表情,不仅要表现在语气上,而且还要表现在神情动作上,比如表演杂草双手叉腰,或一手指着扮演小稻秧的鼻子,这样就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也增加了表演的趣味性。
四、 全员,表演的效率。我听过一节《三个小伙伴》公开课,老师事先做好
头饰并指定学生排练好,到了表演时由这几个人演一下走过场,任凭下面的学生再怎么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老师也不理睬。表演结束,下面哀叹声一片。课后我问主执教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他说不这样教学,时间来不及,任务就完成不了。我认为教学是要面向全体,教学中要尽可能的激发全体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课堂表演也应该面向全体,不能为表演而表演,而应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绝不能只是由少数学生包办,那如何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呢?方法有多样:四人小组、同桌、自由组建、师生同演等等,要注意表演能力差异的搭配,每个小组必须配一个组织能力强、有一定表演能力的学生任组长,这样配置的小组不仅有利于课堂表演,对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也很有帮助。表演时,可以采取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的方式。所谓由下而上,即是让学生根据文本要求,明确各自的角色,分小组表演,然后汇报交流。这种表演适合表演难度不大的内容;所谓由上而下,即是选择那些表演能力强的学生,分成不同角色,在老师指导下面向全班学生的表演,然后各小组分别表演,让每个学生都有一次表演的机会。这种形式适合难度较大的表演。
五、 评价,增强效果。评价是为了提高,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快乐,并找准努
力的方向。课堂表演不是只为了调节气氛,追求热闹,让学生笑一笑、乐一乐。而是通过表演这种形式引导学生琢磨课文,推敲文本语言,体会课文情感的过程。它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是学生深入课文,培养语感,提高阅读和审美能力的手段。设计好评价一环,引导学生从文本的角度体会,评价表演的是否到位,有什么需要改进的,该如何改进,是学生对文本理解的相互交流,更是对文本的深层次解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当学生评价把握不住重点,或不知从什么方面来评价时,老师就要适时的加心引导,不断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
薛法根老师执教《螳螂捕蝉》,学生在表演时,他就发挥过程评价的作用,与学生一起揣摩、推敲文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对文本进行拓展并创造性地表演,结果学生把吴王前后态度的变化及少年机智演绎得淋漓尽致,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人物性格的把握。
教师是课堂表演的主导者,学生是表演的主角,在课堂表演的舞台他们将演绎出一个一个鲜活的形象,为将来在社会大舞台中演绎一个个成功的角色做铺垫。
【作者单位:江苏省 高淳县漆桥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