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59537

[ 熊庚亮 文选 ]   

优化作业设计 提高教学质量

◇ 熊庚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的境界,努力构建内外联系。”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我们在关注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也应关注作业的设计,通过优化训练,进而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据此,我谈一谈自己的一些具体的做法。
  一、类型多样,关注多元性
  将单一的文本作业改为多元的作业,包括主体选择型作业、自主设计型作业、操作表演型作业、调查研究型作业等等。在指导学生进行具体的作业练习时,要鼓励他们采用画图、拍照、手工制作、朗诵、表演等形式来表达,让学生以看、听、摸和想象等多种手段去感悟那丰富多彩的生活知识。
  1. 操作型作业。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理解得更加透彻。(1)绘画。在学生学完一篇课文后,让学生用图画把所学内容表现出来,以形象直观的形式来显示对课文的理解。如学了《桂林山水》这篇课文后,让学生动笔画一幅画,来体现桂林山水的“奇、秀、险”的特点。(2)制作。有些课文学完后,让学生通过一个小制作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如学了《记金华的双龙洞》后,让学生制作一条小船,体会游客进出孔隙的方式和感受。(3)广告设计。学了《烟台的海》后,让学生根据内容为“烟台旅游公司”设计一则广告,让更多的人了解烟台的海的独特之处。这样不仅拓展延伸了课文,也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总之,这种类型作业训练的方式很多,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总结。
  2. 创编型作业。这类作业就是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适当地对文中人物进行一定的心理分析,对文中情境进行想象,采用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等形式来进一步强化对课文的理解。如学了《半截蜡烛》,我让学生试着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将文字转化为具体直观的人物形象,学生们通过表演加深了对课文理解的深度。
  3. 鉴赏型作业。这是指学生通过对一些资料的赏析,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如学了《二泉映月》之后,我让学生亲耳聆听一下阿炳的二胡曲《二泉映月》,想象曲中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内涵。
  4. 想象型作业。即在学完课文之后,引导学生在全面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将课文进行拓展延伸。如在学完《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之后,我让学生续写“40年后,美穗子和她的家人专程前来看望聂将军的情景。”
  二、回归生活,体现实践性
  当鼓励孩子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时,他们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就会特别的深;当孩子们意识到所学的知识马上就会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的时侯,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就越显得有意义。
  学生对有些课文的内容体会不深,老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亲自体验来感悟课文的内容和感情。如春天到来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春天的足迹,迎着轻拂的春风去放风筝,搜集有关赞美春天的诗歌、散文,举办“春之声”诵读会,也可以拍摄反映美丽春景的照片,还可以写与春天相关的习作等。完成这类作业,学生不仅充分学习了教材的内容,还广泛涉猎与教材相关的文学、生物、绘画、历史、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充分走进自然和社会生活。这样,作业不仅仅是一个载体,还是一个极好的平台,由此激发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感官体验,在愉悦合理的情景中利用熟悉的材料来挖掘和展示自己的潜能。至此,作业不再是简单的抄写和背诵练习,它还包含了发生在社会上的有助于学生身心成长的经验。再如,我们还可以将学生分成几组,让他们到街上去纠正错别字,并展开比赛,看哪组纠正得多。这样的作业学生的热情很高。实践证明,这种贴近生活的实践性很强的作业,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加强了学生的责任心和自信心。
  三、分层作业,尊重差异性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发展也各不相同,老师应让每个学生得到最优发展。而他们的知识基础、智力发展水平和个性特长都有较大的不同,他们对所需知识的程度也各不相同。因此,作业的设计和布置必须是多层次,有差异的。对某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减少他们的作业量或适当的降低作业的难度,让他们做一些抄写性的、简单动手、有趣味的作业,一方面使这些“后进生”易学、乐学,一方面也解决了他们“吃不了”的问题。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适当提高要求,设计一些积累语言文字、拓展延伸性的作业。这样,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满足了他们渴求知识的愿望,而且也解决了“吃不饱”的问题。适量、适当的作业,能让每一位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树立必定成功的自信心。让他们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不同的收获,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学习了词《如梦令》后,要求后进生能背诵这首词及说出词的大体意思,中等生能背默这首词及具体说出词的意思,优秀生则要求在能背默及具体说出词的意思的同时,还能通过想象,用自己的话具体地描述出词的意境。我们坚信: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只要我们老师能尊重差异,充分尊重信任每一位学生,通过不同层次作业的训练引导,就一定能让每一位学生在不同的起跑线上都能获得最优的发展,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
  四、作业优化设计应关注的问题
  1. 重在突出基础知识的训练和基本技能的提高。
  2. 要时刻关注“三维目标”。“三维目标”既是老师设计教学流程的起点,又是学生课堂达成的目标。设计语文作业也应关注着“三维目标”,以“三维目标”为支柱,让做作业的过程成为学生收获知识、彰显个性、提升能力、展示思维、净化灵魂、锤炼品格,并最终积淀语文素养的过程。
  总之,“教者有心,学者得益。”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的优化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减负空间,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发展学生的独特个性,从而取得最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阜宁县益林中心小学]
  

优化作业设计 提高教学质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