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59564

[ 宋凯 文选 ]   

在比较中感悟人格魅力

◇ 宋凯

  《鞋匠的儿子》一文通过两件事例体现了林肯总统伟大的人格魅力,展示了林肯的伟大形象。在课文中,林肯的人格魅力主要是通过他说的三段话表现出来的。虽然这三段话朴实无华,但蕴涵的道理隽永深刻,耐人寻味。如何通过阅读林肯的演讲辞去感受他伟大的人格魅力成了本文的教学重点。我根据本文的内容采用了比较学习的方法,通过将林肯和不同人物进行比较,让学生感悟林肯的襟怀坦荡、仁爱正义、宽容大度的优秀品质。
  一、与参议员比较
  我从课题着手,指导学生初步感知林肯生平后,请学生快速默读,思考林肯在演讲前,演讲中,演讲后参议员对他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戏剧性的变化,从而导出由“尴尬——羞辱——嘲笑——静默——赞叹”这一心态变化的线索。然后结合课后思考题置疑:林肯在演讲中究竟说了什么,竟具有这样神奇的魔力,一下子让参议员的态度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参议员们当时又是怎么想的?我在设计时就抓住了这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展开教学。以参议员心态变化作为切入点,以此为辅线,展开教学,然后以林肯说的三段话为主线,重点理解,逐步提升,在比较中让学生体会林肯的伟大人格的魅力。
  1.演讲前:羞辱
  这段教学,我主要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及相关的背景资料,了解当时美国的现状,初步认识林肯出生于社会低层,具有勤劳、俭朴、谦虚和诚恳的品格,而参议员们自恃所处上流社会的身躯傲慢无理,在初步的比较中体会林肯的可贵品格,参议员们的丑陋狂妄。
  2.演讲中:沉默
  这段教学,我主要抓住林肯演讲的第一段话中的三个“永远”让学生默读感悟:参议员们为什么“沉默”了?你从这三个“永远”之中体会到了什么?让学生在默读中与林肯对话,与参议员对话,在二者的对比中体会林肯的人格魅力。
  在交流体会中,学生体会到三个“永远”在这里用得非常巧妙。
  (1)永远记住你的忠告——从你的话中,发现人们还有等级观念,人与人无平等可言,作为总统,要牢记并努力改变现状。
  (2)永远是鞋匠的儿子——靠劳动吃饭,没有什么不光彩的,不会因地位改变而改变,我永远为是鞋匠的儿子而感到自豪。
  (3)永远无法像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做总统是一种职业,做鞋匠也是一种职业,从职业的角度说二者是平等的,同时体现对父亲的尊敬、爱戴、感激。
  多么朴实的话语,多么坦诚的胸怀,而同学们在交流中也深深体会到这普普通通的话语多么耐人寻味,每一字每一句都深深地敲击着每个参议员的心。有学生说,此时参议员们会感到内疚不安,有学生说此时他们会感到羞愧难当,也有学生说此时他们会感到无地自容……每个参议员的心灵受到了荡涤,灵魂得到了净化,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因此在林肯回击之后,参议院陷入一片静默。
  3.演讲后:赞叹
  本段教学还是抓住林肯的两段演讲词,以读促说,读议结合,在比较中感悟人物形象。
  (1)我可以帮你改正它——为侮辱他的人修鞋子,一个总统可以为任何人修鞋子,何等诚恳。
  (2)跟父亲学到了做鞋子的艺术——做鞋子居然是一种艺术,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3)我无法像我父亲那样伟大——做鞋匠的父亲在林肯心中居然是伟大的,这是在林肯身上折射出的可贵的平民思想。他认为,伟大不是由出生、地位决定的,而是由在本职岗位上取得的优异成绩决定的。
  在对这两段话深入理解之后,我及时引导:从林肯朴实的话语中,你觉得林肯是用什么赢得了掌声?学生们纷纷发言:用聪明智慧、用谦逊朴实、用宽容大度……
  在同学们尽情表达之后,我深情总结: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演讲字字发自肺腑,正是这份真情打动了在场所有的人,也打动了我们,这就是他的演讲所具有的魅力,使所有的嘲笑声全都化成经久不息的掌声。
  正是这种比较,使学生感受到林肯充满智慧、宽容、仁爱、正义的形象,也体会到宽容是一种力量,它能感化一切,更能创造奇迹。
  二、与其他演讲家比较
  历史上每个擅长辞令的人都会用其独特的方式赢得胜利,赢得掌声。
  加拿大前外交官切斯特.郎宁,1893年生于我国湖北襄阳,郎宁的父母是美籍传教士。郎宁出生在襄阳时,吃的是中国妈妈的乳汁。而当他30岁竟选省议员时,反对派掀起了一场诽谤他的运动。反对他的理由是,朗宁曾经是喝中国人的奶长大的,身上一定有中国血统。朗宁反击道:“按照这种逻辑,喝什么奶就形成什么血统的话,那你们有没有人喝过加拿大的牛奶呢?那么,你们的身上岂不也有着加拿大的牛的血统吗?当然你们可能既喝过加拿大的人乳,又难免喝过一些加拿大的牛乳。那么,在你们身上不是既有加拿大人的血统,又有加拿大牛的血统吗?你们岂不都成了‘人牛血统的混血儿’”?
  在教学中,我引进这个故事,让学生通过比较,认识到朗宁的演讲特点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演讲中显现出咄咄逼人的气势;而林肯的演讲不仅是通过他的智慧,更是以他的宽容动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赢得了大家的掌声。与朗宁比较,更显示出他伟大的人格魅力。
  三、与自己比较
  情感教育其实是无处不在的。早在一千多年前,著名的教育家韩愈就在他的《师说》中,对教师的职责做了精辟的论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将“传道”放在首位,可见“道”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处处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文中林肯的语言处处闪烁着智慧,闪烁着宽容与真诚的光华。在教学时,除了指导学生要在阅读感悟中体会到林肯的伟大,我还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自己,在与林肯的比较中加深对人物的认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比较中,有学生感悟到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的,而是靠爱和宽容大度征服的;有学生认识到要用智慧去战胜敌人;也有学生明白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更有不少学生在与主人公的心灵对话之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决心今后以林肯为镜子,力争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在朗读中悟意、悟情、悟神,在比较中领悟文本蕴涵的情感,深入体会人物的人格魅力,让学生情感受到熏陶,思想得到启迪,这是语文阅读教学中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
  【作者单位:江苏省灌云县伊山中心小学】
  

在比较中感悟人格魅力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