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肯定有过这样的体验:就是当你在讲完一节课以后,你会觉得如果修改了课堂的某个环节,或者是增添些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教学情境……课还可以上得更为精彩,但因你没有及时地捕捉灵感,终因时过境迁,再也不能忆起,留下深深的遗憾。所以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要及时地对教学任务的完成、存在的问题、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后的感受,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回顾和反思,将经验和教训记录在案,以便今后调整教学方法,及时查漏补缺,从而可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和教学能力。那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教学反思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思成功之处——教学设计的奇思妙想,灵机一动;教学方法的精心安排,巧妙之举:师生交流的精彩发言,火花显现……教学中还往往出现精彩难忘的片段,如新颖有趣的导言、直观形象的演示、生动得体的比喻、教师适时巧妙的设问、突发事件的处理、简洁明了的板书等,这些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学法指导、信息技术方面的独到见解,都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课后将这些点滴花絮记录下来,整理归纳,经验就会越积越多,教法会越来越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也会有大的飞跃。
2.思失败的教训——对教学过程中的节外生枝,要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在今后的教学中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
3.思教学中的应变——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 发展 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种“想法”要比自己平时想的要高明得多。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后悔莫及。
4.思学生的见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5.思教案的修正——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 ?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若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今后教学的丰富的材料养分。
6.思学生的课后提问——下课后,学生会提些问题,有些是学生没听懂的,有些是学生的误区,有些是学生对更深层次的思考,这些都记下,可以使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减少偏差。
7.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8.课后写日记、随想等——对这些一手的资料及时地整理、思考和研究,可以更好地掌握学生的需要、兴趣和发展现状,客观地评价学生,同时反思也有助于进一步改进教学行为和提高教学水平,为下一步的教学规划提供依据。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人生宝贵而短暂,经不起等待与蹉跎,任何时间,我们都没理由闲下来,在空虚而无尽的忧伤中虚度岁月,而珍爱生命最好的方式是让生命忙碌起来,这大概是我们对生命负责的态度。”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我们只有因时而变,开拓创新,才能让生命之花开得更美更艳。每天晚上睡觉前,问问自己,今天我都干了些什么,哪些地方我干得不好。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用美丽的心情来对待工作,你就会感受到学生是美丽的,生活是美丽的,我们自己更是美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