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59572

[ 杨玉林 文选 ]   

用“心”去管理班级

◇ 杨玉林

  班级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的内容很多,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本人在实践中有很深体会:
  一、“责任心——班级管理的原则与前提
  责任心是管理好班级的前提,对班级每一个学生负责是管理好班级的关键。只有具有高度责任心的班主任,才能在与学生日常的接触中做到以身作则,才能一字一行体现出教师崇高的道德,才能真正去接近爱护、帮助学生,也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与尊敬。
  “责任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关心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天职是学习,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关心学生的学习。真心诚意地指导和帮助他们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引导学生自觉、自信地去学习。第二关心学生的生活。要帮助学生确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引导他们形成”想学习、爱学习、会学习“的良好作风。第三,作为学生管理者,班主任应当不断学习的充实自已,以先进的教育理论及教育技能武装自己,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二、“爱心“——班级管理的根本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班主任应像父母般爱护自己的学生,不仅要做“严父”,更要做“慈母”。班主任必须“一切为了学生”,不仅从学习上,更要从生活上关心、体贴学生。无论学生成绩优劣、家境贫富,都要以爱心去关照他们,使整个班级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三、“童心”—— 班级管理的技巧
   要管理好学生,就要深入了解他们心中,以一颗“童心”去接近他们,和他们一些去“疯”去“玩”,把自己融入到学生中去,做他们活动的参与者,做他们烦恼的“参谋者”,而不应是旁观者、教训者。如果我们能够放下架子,做一回“孩子”,做一次“孩子王”,就会发现,我们是能够与学生“心心相印”的。
  现在的学生上网成瘾、痴迷于打桌球,其中有一个社会大环境的问题,单纯地禁止查堵已不能使这些处于叛逆期的孩子改正,而单一的说服教育也没有很强的力量,那么不如让我们班主任也做一回学生,让我们去上网络、去打桌球,从这些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入手。如果你会玩这些东西,学生知道你也会玩,而并非学生想象中的一窍不通或不屑一顾,这样再来说服教育和引导,成效大不一样。
   四、“自主管理”——班级管理的原则
   自主管理,首先是指以班干部为骨干力量的班集体管理。一个班级班风,学风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干部队伍的凝聚力与管理能力,因此建设好班干部队伍是非常重要的,要放心放手让他们去工作,又要不断地加强引导、给予帮助,让他们在工作中发挥出作用,树立起信心,让班级中的每一件事都能消化在班里。这样,不仅老师不必“事必躬亲”,学生也更乐于接受。其次,学生不上进,教师虽然急,但单纯的说服服教育又没有用,这时我们不如“放权”,给他们机会去自我反思,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然后抓住恰当的机会,辅之以说理教育,让学生既改正错误,而又不伤其自尊心。
   在班级自主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有眼光,要有度量,要敢于放手,不要一手包办,要相信学生的觉悟,要相信学生干部的能力,最终学生会改正错误,而学生干部最终能管好班级的。
   五、“家校联系”——班级管理的补充
   不能与学生家长很好沟通的班主任,不是一个好的班主任。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的情况,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取得家长的理解与合作,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学生,才能在教育教学中“对症下药”,才能保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不脱节。我们应重视家校联系,利用多种方法,与家长携手,形成教育学生的合力。
  家校联系是班主任管理班级的重要手段。但在家校联系过程中,班主任既不能把学生出现差错的责任通通算在家长头上,更不能当面指责家长或当着家长面指责学生。班主任要实事求是,真心地与学生沟通,注意方式方法,学会换位思考,以我真心换别人诚心,争取家长、学生的双重配合。班主任要勇于承担责任,这一点非常重要。
  
  [作者单位:]
  

用“心”去管理班级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