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59584

  

《青草苑》

◇ 李宪爱 井长水

  作为一名教师,每次看到自己的文章变成铅字之时,总是惊喜不已。兴奋之余,暗下决心:今后要多写文章、写好文章!一次,捧着一本印有自己文章的刊物细细阅读,突然产生了这样一种想法:都已经步入而立之年了,看到自己的文章变成铅字都欣喜异常,将心比心,如果把孩子们的习作也变成铅字“发表”一下,对他们的写作兴趣是否也会有促进作用呢?
  星期五的作文课上,我郑重其事地将精心设计的作文纸发给了学生,让他们在上面写下自己“最拿手”的文章,我则从中选出文采较好的文章利用闲暇之余打印出来,装订成册,美其名曰《青草苑》,并且,我还把每一期《青草苑》的所有作者都写在封皮上。当然,对在《青草苑》上“发表”文章的作者,我也不忘付给相应的“稿酬”:笔记本、铅笔、橡皮……装订好的小册子,我把它挂在教室最显眼处,让大家都学习欣赏。为了进一步鼓励学生,我还让学生把《青草苑》带回家给家长看,让家长在文章后写出评语。这招还真管用!每月的第后一个星期五是《青草苑》发行的日子。每到这天,孩子们很早就来到教室,痴痴地等着我的到来。当我把《青草苑》拿到教室时,总要引起一番“轰动”,大家争相翻阅,好不热闹。有文章发表的同学成了大家眼中的“明星”,又是谈写法,又是说体会……
  为了能在《青草苑》上“发表”一篇作品,一个个小家伙还真努力。不少家长反映:现在,孩子回家不用家长督促就主动看作文书;平时,总是细心观察身边的每件事物;有时,为了写好一句话,又是问家长,又是查资料,真是有模有样!
  在我的“循循善诱”和“奖励政策”之下,有十几名学生的文章在《快乐语文》、《小学读写》、《中国学生健康报》、《红领巾报》等刊物上发表,共计三十余篇。就这样,《青草苑》也成了名副其实的作文专刊,更让我欣慰的是学生对习作有了更浓厚的兴趣。没想到,一个不经意的想法又让我尝到了一次成功的喜悦。
  
  

《青草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