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接新班,第一天,就发现班上有个女同学上课注意力分散,老师布置的练习,其他同学都认真完成,独有她无动于衷,好像这一切跟她没有任何关系。向其他老师了解,知道她从一年级起,各门功课就一塌糊涂,被当做“编外学生”,而她也自暴自弃,对学习毫无兴趣。
怎么办?是把她继续当做“编外”放任自流,还是唤醒那被压抑、被挫伤、被封闭的童心,让她重新拾回自尊、自信?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没有一生下来就差的学生,有的只是对她的教育不当。作为教师,不能要求每个学生都成为科学家、名人,但我们可以要求学生都成为最好的自己。而爱和赏识是每个学生成为最好自己的阳光和雨露。
于是,我有意识地多和她交流,课堂内多让她发表意见,课外和她一起游戏、谈心,和她一起分享快乐和分担忧愁。渐渐地,她消除了与老师的隔阂,打开了尘封已久的心扉。这时,我又了解到她从小跟奶奶学做手工针线,手艺相当不错。我认为这是一个让她展示自己才能,帮她恢复自信,使她对自己有新的正确认识的良好契机,便用鼓励的口吻说:“能把你的小手工艺品拿来,让老师和同学欣赏一下吗?”她听了,眼中放射出兴奋的光彩,满口应承。第二天,她就把自己缝制的东西全带来了,还真不少,有惟妙惟肖的吹笛牧童、幼稚可爱的小老虎、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还有精致优雅的小荷包、轻盈美观的手提袋……
我与班上同学一齐张罗布置,很快,“孙茹雅手工艺品展览”开展了。全校师生前来观看,在别人的啧啧称赞声中,孙茹雅脸上露出了自豪与幸福的微笑。我便不失时机地对她说:“你能制作这么漂亮的手工艺品,说明你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孩子,为什么不试着克服以前的缺点,做一个最好的自己呢?老师愿和你共同努力!”她双眼含泪,郑重地点了点头。
从此孙茹雅变得上课专心了,性格开朗了,虽然作业还是经常出错,但她确实尽了全力。
这件事让我自己也颇受教益,让我们师生都做个最好的自己吧!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清市新华办事处东胡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