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位启蒙老师,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家庭教育应该和学校教育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学生除了在校接受老师和集体的教育之外,同时还受到家庭极大的影响。家庭教育的作用是学校和社会教育所无法代替的。家、校之间的直接联系无论对家长还是对学校,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只有家长、学校、孩子三方共同努力,教育才是最有效和最容易成功的。在众多的家校直接联系的方式中,我感到家访的作用要更大一些。因为家访既能解决有些家长因为工作忙无法抽出时间到校的困难,又比开家长会更集中、更明确地落实到每一个孩子身上。
通过多次家访,我有以下的体会:
一.家访要有一定的原则:家访不是“告状”“告密”,而是为了更好地与家长、学生进行交流——对于孩子在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既要客观地、不带个人感情色彩地分析,又要切实地解决这些问题,而且要优缺点分明,不能片面看问题;再者,在家访中要做到有自己人格的原则,不吃请,不收礼,打消家长的顾虑,这样会更加容易地和家长沟通,也会更容易处理问题。
二.经常性的家访工作有助于教师对学生全面了解。通过家访,班主任对学生的家庭情况、在家学习环境、在家表现等,可以逐步了解和掌握,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于以后更好地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特别是对一些特殊的学生,通过家访要获取一些背景资料,从中分析找出他们一些异常言行的根源,从而探求更有效的帮扶策略,去邪归正,把学生导入努力学习的正途。
三.通过家访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平日里学生认为老师高高在上,不好接近,所以学生不会轻易坦白自己的想法,老师也不会轻易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家访时,老师与学生并肩坐在一起,在自己熟悉的环境,在亲爱的父母身边,学生紧闭的心扉会在不经意间悄悄打开,展露给我们一个真实的自我;而老师此时的温柔低语也最容易传进学生的心里,因为他们一转头会猛然发现,原来老师离自己如此近,就在自己身边呢。
四.通过家访形成教育的合力。班主任可以从各科老师那里及时了解到孩子各方面第一手和比较全面的情况,从而反映给家长并交给家长正确的教育方法,既有助于家长对孩子的了解,又可以使家长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检查、督促工作,与教师工作形成合力,利于教育工作的开展。特别是当家长对工作提出意见的时候,要冷静、坦然,不要怕丢面子,要学会调换角色站在家长的角度去考虑一下问题。如果家长的意见正确,要能诚心的接受,并感谢家长。这样,会赢得家长对我们的信任和尊敬。
家访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家长交知心朋友,培养师生感情,促进班级管理。只要方法得当,无论是对优秀学生还是后进学生家长,家访都会被接受和欢迎。学生感受到教师在家访中体现出的责任心和爱心,会促使他们有意识地克服缺点,服从管理,发挥他们最大的主现能动性,积极地学习。更重要的是在家长和老师的沟通中,双方都会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
总的说来,我觉得家访益处颇多,它可以使学校和家庭之间建立一种和谐、友好的默契,加强沟通,增进了解,为学生创设一个更有利于发展的环境——因为仅靠单方面是不足够的。当然,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但是,只要是对学校、对孩子、对家庭有益,我们就要继续访下去,把家校联系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周哲,教师,现居湖北建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