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0年第2期 ID: 156633

[ 童桂蓉 文选 ]   

项羽的高贵

◇ 童桂蓉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的一首五绝,把楚霸王的英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今天重读《鸿门宴》更是读出了项羽无与伦比的高贵。
  诚信是高贵的代名词。“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此言一出,世人皆指责项羽胸无城府,自矜功伐。殊不知,这正是他的高贵处——诚信。因为刘邦说:“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又说“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言辞卑微恳切,诚信之人当然会相信他说的是真的,那么,曹无伤说的就是假的了。说假话的人供出来也无妨,顶多一顿处罚罢了,哪知刘邦会说假话呢?这只能说项羽不会骗人,所以也不相信刘邦会骗自己。这是诚信之人上了卑微小人的当。诚信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需要诚信。如果人与人之间都是尔虞我诈,那人们该如何生存?
  义是高贵的又一体现。项羽出身贵门,“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代表封建贵族地主阶级利益,满脑子的卑不逾尊、疏不逾威的“义”,项羽放走刘邦正是出于义。刘邦率南路义军渡黄河,入关中,破咸阳,隆子婴,对摧毁秦之暴政立下汗马功劳,刘邦也因此而赢得较高声誉。项伯那句“今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的话深深深触动了埋在项羽内心深处的礼义,就是内心最深处的“义”使他不得不考虑到社会影响,最终也不得不许诺,“因善遇之”。
  更能体现他的义的是霸王别姬一段。危急时刻他首先想到的不是他个人的安危,而是他心爱的人,还有时时跟随自己的乌骓马。想想刘邦,在项羽的追击下,可以把老婆孩子都扔了,项羽要烹他的父亲,他也若无其事,还笑着说:你煮熟了喝汤的时候别忘了分我一杯。
  在鸿门宴的最后,刘邦丢下张良一人后,自己带兵脱逃,还说:“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生怕自己不能逃脱,根本不顾张良的安危。与项羽相比,刘邦太卑微太渺小。
  而项羽死也要死得崇高死得伟大。当项羽来到乌江边时,有一条船在那里等他。驾船的乌江亭长大约是一位崇拜项羽的人,因此早早等在那里,一心要救项羽过江。他对项羽说,现在整个乌江之上,只有臣这一只小船,请大王立即上船,汉军无论如何追不过江的。江东虽小,地方千里,数十万人,完全可以在那里再成就霸业。然而项羽却谢绝了亭长的好意。他只是请亭长把他心爱的战马带过江去,自己却和随扈亲兵全都下马步行,冲入重围,同前来追杀的汉军短兵相接。这无疑是一场寡不敌众的战斗,也是一场无济于事的战斗。然而,如果因此就放弃战斗,举手投降,束手就擒,那就不是项羽了。项羽是宁肯站着去死,也不会跪下求生的。他当然也不会放下手中的武器。从他拿起这武器的那一天起,就没想过要放下它。相反,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更应该把它高高举起,就像优秀的表演艺术家一定要让演出在谢幕时达到高潮一样。这也是项羽随扈亲兵们的共识。于是这场敌强我弱的战斗就打得风云变色气壮山河,光是项羽一个人就杀了数百汉军士兵,自己也受伤十多处。这时,前来追杀的汉军越来越多,其中就有项羽当年的旧部吕马童。项羽笑了。他大声地招呼说:啊哈,这不是老朋友吗!背楚降汉的吕马童难以为情,不敢正视项羽,扭过头去对另一员汉将王翳说:这就是项王。这可是“新朋友”了。于是项王对王翳说:听说贵国出大价钱,赏千金,封万户,买我的人头,我就送个人情给你吧!说完,便一剑砍下自己的头颅。
  不用多说什么了。谁都不难看出,项羽死得壮烈,死得英雄,死得气势磅礴,惊天地,泣鬼神,就连乌江之水也要为之呜咽,为之洪波涌起,浊浪翻腾。显然,项羽的死是高贵的。无论他是为什么死的,他的死,都有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和审美价值。
  
  童桂蓉,教师,现居湖北随州。

项羽的高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