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0年第2期 ID: 156596

[ 何 莉 文选 ]   

杜十娘的形象及悲剧分析

◇ 何 莉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描写了京都名妓杜媺追求纯真爱情,却明珠暗投,错信李公子,被李甲抛弃、转卖、悲愤投江而死的故事。她具有美丽的外貌、反抗的性格、纯洁的内心、对爱的坚贞,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光芒四射的被损害和被侮辱的悲剧女性形象。
  “可怜一片无瑕玉,误落风尘烟柳中”,尽管身处社会的底层,杜十娘身上却有太多美好的品质让人欣赏和赞叹。十娘美貌,如清水芙蓉;十娘情真,“不以贫篓易心”;十娘聪慧,三试李甲,巧计赎身;十娘刚烈,怒沉百宝,愤而投江。
  在封建社会里,妓女是公子王孙们的玩物,她们饱受侮辱和损害,却同样渴望能够回到正常人的生活轨道上来,获得自由和幸福。
  十娘久有从良之志,一直在众多青楼买笑客中认真选择自己一生的依靠。自从结识李甲,十娘“见李公子忠厚志诚,甚有心向他”,“两下情好愈密,终日相守,如夫妇一般,海誓山盟,各无他志”,“见他手头愈短,心头愈热”,表现出难能可贵的真诚。面对赎身时的重重困难,十娘表现出十足智慧和勇气。她利用鸨母急于赶走李甲的心理,看似不经意地让鸨母答应,允许李甲在十日之内,用三百两银子,把她这个本应至少十斛明珠、千金聘礼的“曲中第一名姬”赎出去。李甲为了三百两银子借贷无门,在亲友面前屡屡碰壁,他“一连奔走了三日,分毫无获,又不敢回绝十娘,权且含糊答应。到第四日又没想头,就羞回院中”。又遭到好友柳遇春的劝告,说那是“烟花逐客之计”,他越发心中疑惑不定又割舍不下。她“十分着紧,就教小厮四儿街上去寻”,找到后又以白银一百五十两相赠。这个举动使得柳遇春感动了,他对李甲说:“此妇真有心人也。既系真情,不可相负。吾当为足下谋之。”柳遇春帮李甲凑足了另外一半银子,并对李甲说:“吾代足下告债,非为足下,实怜杜十娘之情也。”
  当赎身时候遇到鸨母默然变色,似有悔意时,十娘道:“儿在妈妈家中八年,所致金帛,不下数千金矣。今日从良美事,又妈妈亲口所订,三百金不欠分毫,又不曾过期。倘若妈妈失信不许,郎君持银去,儿即刻自尽。恐那时人财两失,悔之无及也。”鸨母尽管狠毒贪婪,却也精明世故。她明白十娘这个外表柔弱、内心刚烈的女子以死抗争的勇气是无法阻止的,于是只好留下十娘的满身行头。十娘终于以自己的反抗赢得了赎身的成功。
  但是,杜十娘没想到从良不是幸福的开始,而是通往一条不归路。十娘工于心计,却仅仅是为自保。多年的风尘,使她对这些寻花问柳的花花公子不敢轻信,所以她虽然对李甲一往情深,却不愿将“风尘数年,私有所积”的实情告诉他,而要他奔走借贷,以察其诚意。离开京都时,月朗交给十娘百宝箱,也托词道“十妹从郎君千里间关,囊中萧索,吾等甚不能忘情,今合具薄赐,十妹可检收,或长途空乏,亦可少助”十娘后来又对公子说“承众姊妹高情,不惟途路不乏,即他日浮寓吴越间,亦可稍佐吾夫妻山水之费矣”。十娘的本意,并不是以金钱增加自己的身价,相反她视金钱如草芥,把尊严看得比生命还珍贵。
  当她知道李甲把她当商品转卖给孙富时,“十娘微窥公子,欣欣似有喜色”,至此,刚烈的十娘彻底明白,自己苦心经营的追求幸福的美梦幻灭了。但她不会委曲求全,不会因情伤而蓬头垢面,有损芳颜,也不会以金钱换回李甲的虚假爱情,更不会委身仇敌孙富。而是对他们报以冷笑,投以讽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毅然把珠宝抛入江中,愤然投江而死。
  那么,杀害杜十娘的凶手是李甲和那孙富吗?诚然,是他们之间的肮赃交易把杜十娘逼上了绝路。但是,透过这个表面的事实,我们不难看出隐藏在李甲和孙富后面的,是罪恶的封建礼教。正是它一步步将杜十娘逼上死路。杜十娘悲剧的根源决不只是明珠暗投。在封建社会里,李甲的形象也是有普遍意义的,杜十娘如果不遇上李公子,也会遇上张公子、王公子的,试想,十娘自十三岁破瓜,七年之内,不知经历过了多少王孙公子,才识得这位“忠厚老诚”之人,李甲尚且如此,别的就可想而知了。因此,尽管杜十娘可以凭着自己的聪慧跳出了老鸨的手心,却无法挣脱封建伦理套在她身上的无形锁链;她赎得了自己的身,赎不了自己的名。世俗的偏见,使她永远无法争得平等做人的权利。
  杜十娘在经历挣扎、反抗之后依然被罪恶的社会所吞噬,但留给世人深深的震撼与思索,当然还有勇气,鼓励大家勇敢地去追求幸福与美好。
  
  何莉,教师,现居湖北嘉鱼。

杜十娘的形象及悲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