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0年第2期 ID: 156618

[ 王孝义 文选 ]   

中小学教师会议的误区及思考

◇ 王孝义

  中小学教师会议如何召开?校长召开会议时应注意什么?这是教育界的同行们很少讨论的问题。当前中小学教师会议存在许多误区,值得我们关注,尤其值得校长们认真反思。中小学校长主持会议的艺术是校长领导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长应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
  
  一.当前的中小学会议概括起来讲主要有以下误区
  
  误区之一:会而不议。校长开会无计划、无准备,突然心血来潮,就像屋里头着了火,大呼小叫,把正在上课的老师召集来开会。议题是什么?学习什么?传达什么?讨论什么?最后达到什么目标?校长也心中无数。讲话如开“无轨电车”,东拉西扯,谈天说地,海阔天空,“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都讲。从金融危机讲到邻里纠纷,从伊拉克战争讲到婆媳矛盾,从台海局势讲到夫妻感情等。校长在台上讲得津津有味,老师在台下发短信、开小会。
  误区之二:议而不决。制定规章制度等政策性的会议,老师讨论时无组织、无纪律,七嘴八舌,嬉笑怒骂,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校长呆若木鸡,整个会场基本失控,最后烂成一锅稀粥,规章制度无法确定下来。突然,校长语出惊人:“散会”。
  误区之三:校长发火。校长心中稍有不快,大手一挥说:“通知老师开会。”老师一个个鱼贯而入,进入会场。校长面红耳赤,怒发冲冠,怒目圆睁,厉声呵斥,黄瓜茄子一齐数落。还时不时的,拍桌子,砸凳子,更有甚者摔茶杯等日常用品,不惜破坏办公设施,以此来显示问题有多严重,校长有多生气,校长处理问题的决心有多大。挨批的老师窝着一肚子火,回到家里,对家人吹胡子瞪眼睛,一场家庭战争全面爆发,校长的“星星之火”,终于显出“燎原之势”。
  误区之四:老生常谈。学校日常事务,校长不用制度来管理,而是隔三差五的把教师召集起来,说些老生常谈的事。
  误区之五:推卸责任。校长要干一些违反政策的事情,如乱收费,向学生推销资料等,为了分担或推卸责任,就召集老师开会,组织老师讨论,要求老师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老师经过讨论之后,一致认为:不能乱收费,不能强行向学生推销资料。校长在最后总结时,却态度坚决的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收费一定要收,资料一定要推销,这是咱们通过会议大家决定的。老师有一种被糊弄的感觉,从此以后,老师开会再也不发表宝贵的意见了。
  误区之六:“马拉松”。这种会议的特点是:时间长。也许是巧合吧,校长把这种会议又往往放在快下班的时候召开,老师们这时候早已归心似箭,心不在焉。
  
  二.对中小学教师会议的几点思考
  
  (一)开会前严肃认真的备会,坚决不开无准备的会。
  (二)不开无明确的主题或者有许多主题的会。
  (三)政策性会议不能会而不议;执行性会议不能议而不决。与会者讨论时发言要有先后顺序。
  (四)校长应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管理水平,转变观念,努力做一个不对老师发火或开会不发火的校长。
   (五)教师常规性的工作,校长应该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制度来管理,切忌逢会必讲,老生常谈。
  (六)应由集体决定的事,不能个人做决定;应由校长决定的事,不能由某一个副校长或老师决定。
  (七)准时开会,不迁就迟到的人;限定发言时间,不作离题的或者重复性的发言;有计划的控制会议,开会时间不宜过长。不占用老师的休息时间或节假日开会。
  (八)限制会议人数,可参加可不参加的人,不要参加。
  (九)校长不能把会议当成推卸责任的挡箭牌。
  中小学教师会议是学校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小学校长,应该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主持会议的能力,不断提高中小学会议的效率。
  
  王孝义,教师,现居甘肃会宁。

中小学教师会议的误区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