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词牌的选用不亚于写作的字斟句酌,应反复推敲,甚或更加考究,柳永在这个方面便是一个典范,本文以词作《雨霖铃》做分析。
关键词:词牌 柳永 词作
很多人认为“词牌”只是一框架而已——限定了词的句数、字数、平仄等内容,其实不然;高明的作家舍不得随意放掉作品的每一个字的利用价值。(每一字句,都要效忠作者,为情所驱,极尽其妙。)对词牌的选用不亚于写作的字斟句酌,反复推敲,甚或更加考究。柳永在这个方面便是一个典范。下面且看其代表作《雨霖铃》词牌之妙用。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首先,定下了“大悲哑”的抒情基调。“雨霖铃”,实乃语怜怜。所写的内容“凄凄惨惨戚戚”。柳永本来才华横溢,谙于诗词,娴于音律。其作品深受广大市民欢迎。但是,达官贵人、文人雅土,特别是最高统治者却对他非常鄙视,甚至谤辱交逼,致使他不得志于当世。他晚年境遇凄凉,穷困潦倒以死。死后由歌女出钱收殓。所以,在这首词中,尽管是写伤别,却渗透了沦落不遇之感,穷愁失意之情,伤时感世之慨。正因他情出肺腑,所以其作品字字血,声声泪。与其说是“寒蝉凄切”,不如说是作者哀吟;哼一声,沧海掀波涌浪:吟半音,青天列缺霹雳。杜娟啼血乾坤转,猿鸣三声泪沾襟。
其次,界定了词的内容。雨霖者,霖雨也,即连下几天的大雨,这是秋雨的待征。以“秋景”显愁情本是东方文化的传统,“秋雨”更是撩人愁怀的情孽。你看,那别前一阵阵的“骤雨”敲打着愁绪万千之心坎,仿佛是那无数的棒棰槌打着作者的心铃,似“无射”之噌吰,如“歌钟”之窾坎。透过如筛如织的雨网,读者仿佛看到作者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那情不自禁的涕泪潸然而下。与其说是“雨铃”之哀鸣,不如说是“心铃”之摇撞,声声震撼着读者的心灵,使人回肠荡气,长吁短叹。那别时之“无语”,也是“无雨”(骤雨初歇)
——是情人为伤别而哭干了眼泪!但“此时无声胜有声”,局中情人心合神契,互通灵犀;局外读者则心领神会,心灵旅游——精神上的自我释放,获得欣赏艺术美的享受,胜于住进六星级宾馆。那别后的景状更惨:四顾皆茫茫,生死各东西。何处是归途,沧海一扁舟!就是“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第三,渲染了悲哀的气氛。以景显情,以景托情,本是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所常采用的一种手法。《诗经》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诗句历来被人称道,究其缘,就是以景显情,情浓且隐,耐人寻味。作者以“雨霖铃”为词牌,不仅能产生“风声、雨声、声声入耳”的音响效果,也能使读者想象到“骤雨”时天昏地暗黑沉沉的气氛(“秋风秋雨愁煞人”)。当情人欲留无法留,惜别偏分别时,又值秋雨后使人压抑的天气,会使读者油然而生“破屋偏遭连夜雨,逆船恰逢当头风”之感。
其四,有利于表达复杂细腻的感情。因为“雨霖铃”是一慢词词牌,较之一般小令容量大,舒卷自如,一气呵成,协调起伏。时景语,时情语,错杂而出。写景,远近深浅信笔至,虚衬实来实映虚;叙事,日暮至拂晓,眼前至“经年”,井然而有序;抒情,情事、情态、情景,灵活多变,一格独具!这么丰富的内容,当然要选用相应的形式。
你看,一个词牌,四大用途,岂不妙哉!因此,我们阅读分析这类文学作品时,千万不可忽视词牌的妙用!
杜彩恒,女,武汉科技大学外语系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