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1年第1期 ID: 155312

[ 兰琳玲 文选 ]   

《乱世佳人》中斯嘉丽的性格特征

◇ 兰琳玲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女主人公斯嘉丽的性格特征解析,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其性格特征,使斯嘉丽这样一个鲜明、生动、丰富、复杂的人物形象更加形象化、具体化,有助于加深读者对斯嘉丽性格特征的把握和理解。
  关键词:斯嘉丽 爱情执着 生活坚强 世俗反抗 不择手段
  
  《乱世佳人》以女主人公斯嘉丽的爱情纠葛和人生遭遇为主线,生动地再现了南部种植园经济由兴盛到崩溃、奴隶主生活由骄奢淫逸到穷途末路、奴隶主阶级由疯狂挑起战争直至失败死亡、奴隶制经济为资本主义经济所取代这一美国南方奴隶社会的崩溃史。作为最有魅力的主人公,斯嘉丽的性格是多元的、复杂的。她拥有许多少女的共同特征:热情、开朗、纯真、浪漫;但她又是一个不平凡的女子,面对环境变化,更多表现出自我的坚强、勇敢、拼搏、自强。她生长在一个优越的家庭,拥有美丽的容貌和超群的智慧,因此她又拥有一般贵族小姐的缺点:骄傲、自大、虚荣、任性。她是一个鲜明、生动、丰富、复杂的人物形象,这一形象的魅力之所以经久不衰,在于作家对人物性格的成功塑造。在斯嘉丽的身上,从家族遗传到社会影响,从阶级烙印到时代变迁,从外貌特征到内心活动,从语言声调到举止神情,都能融会统一,成为完整的形象,这既符合人情事态,又孕育着极高的艺术真实,构成了她性格的四大特征。
  一.对待爱情热烈、执着
  她深深地爱上了受过良好教育的阿希礼,阿希礼知书达理、风度翩翩。斯嘉丽陷入了苦恋,同时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她深深地爱着阿希礼,为他的魅力所倾倒;但另一方面,阿希礼却又偏偏爱的是美兰尼,道德礼教的约束让她不敢跨越雷池半步。这让挣扎于理智与情感的斯嘉丽痛苦不堪,最终,情感战胜了理智。在阿希礼和美兰尼举行婚礼的前一个晚上,斯嘉丽以大胆热烈的方式向阿希礼表白。然而,阿希礼拒绝了她,离开了房间,失去了理智的斯嘉丽更愤怒地把随手拿到的花瓶扔向墙壁。花瓶碎了,斯嘉丽的心也碎了,但让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竟然引起了另一个人的注意———白瑞德船长。同阿希礼截然不同的是,白瑞德船长冷漠、傲慢、自大、说话总是一针见血,这让斯嘉丽甚为反感,同样地,斯嘉丽也处处不饶人,首次的相遇俩人不欢而散。阿希礼与美兰尼结婚了,斯嘉丽痛苦万分,而她却选择了一条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的道路———她嫁给了一个她不爱的男人查尔斯,她以为可以藉此摆脱阿希礼的阴影,殊不知已经深深伤害到自己的感情。少女时代的斯嘉丽,可以说是不成熟,甚至是幼稚的。然而,随着南北战争的爆发,查尔斯在前线病故,斯嘉丽的生活开始变得窘迫,为了摆脱困境,万般无奈下她设计嫁给了肯尼迪。在困境中,斯嘉丽变得日渐成熟,担负起对家人的责任,甚至对昔日的情敌———美兰尼也照顾得无微不至。
  斯嘉丽爱的第二个人,也可以说她真正爱的人是白瑞德。斯嘉丽对白瑞德的感情要比对阿希礼的感情复杂得多,既有爱的迷恋,但白瑞德的话总是一针见血,并常常刺到她的痛处;也有恨的无语,但白瑞德却总是在她最彷徨、无助时给她帮助和温暖;又或者说她对他又爱又恨,白瑞德不是曾说过:“斯嘉丽,哪怕是世界末日,我都爱你,因为我们太相似了,我们都太坏了:自私、狡猾,而且都善于识穿别人的伪装。”也许,正因为性格相近,所以彼此才更爱对方,这样的爱,是自然之爱、原始之爱、精神之爱、灵魂之爱。白瑞德———这个影响斯嘉丽半生的男人,在见到斯嘉丽第一面时就爱上了她。婚后和谐幸福的生活是短暂的,儿女的不幸夭折,美兰尼的病逝,阿希礼的出现,再次让俩人的关系紧张。白瑞德和斯嘉丽的矛盾不断上升,最后,伤透了心的白瑞德选择了回避斯嘉丽。失去了的才是最好的,当斯嘉丽意识到自己真正爱的人是白瑞德时,她毫不犹豫地离开阿希礼赶到白瑞德身边,表达自己对白瑞德的爱。伤透了心的白瑞德还是离开了斯嘉丽,斯嘉丽并没有绝望:“我要想办法找回他,一定有办法。但今天我累了,不能想了。明天再想吧!明天再想吧!”
  二.对待生活勇敢、坚强
  斯嘉丽是勇敢的、坚强的,命运曾经垂青于她,赋予她美貌,但更多的是给与她磨难。年轻的她历经情场失意、内乱战火、家园重建、爱女夭折、丈夫出走等一系列困难和挫折,但她从未向命运低下高贵的头。正如阿希礼所说:“亲爱的,我还从未见你掉过一滴眼泪。你总是那么勇敢,从来不怕面对现实。”相反,阿希礼作为一名南方贵族青年,却整天沉浸在那旧日和谐温馨的梦里,永远也无法面对新的现实。斯嘉丽永远那么娇小清丽,但是经过战争的洗礼后,她彻底地改变了。从前那个娇生惯养的贵族小姐不见了。她全凭一腔对红土地毫无道理的深情和倔强的个性,完成了一场一个人的战争。她本不敢、本不愿、本连想都没想过会与整个世界作战。这个女人的坚韧让人佩服:为了一句诺言,留在一座围城中为自己心爱人的妻子接生;母亲死了,父亲疯了,往日一呼百应的大小姐赤脚在荒地里为一家老小刨土觅食;生平连袜子掉在地上都不曾自己弯腰捡过,却举枪杀死了闯进家园的北方佬;为了养活一大家子人,她抛掉贵族小姐的高贵与骄奢,整日像黑奴一样劳作。她甚至光着脚丫到处寻找食物,偶尔发现一根萝卜,就像个饿狼一样扑过去咬。当饥饿使她心力憔悴,扑倒在土地上的时候,她依然能够站起来,对着上苍大喊:“上帝为我作证,我是不会屈服的!”此时的她,俨然古希腊的战斗女神,高大坚韧。“不管怎样,明天就是新的一天了!”多少个疲倦恐惧却无人可依靠,大家的温饱都指望着她的夜晚,这句话是她惟一的安慰。
  三.对待世俗反抗、背叛
  当斯嘉丽的新婚丈夫查尔斯死后,她能够抛弃世俗观念而不顾,顶住压力去参加舞会,在舞会上,斯嘉丽又一次见到曾在塔罗庄园与她父亲辩论过的雷特。舞会开始的募捐仪式上,雷特出重金邀请斯嘉丽作他的舞伴。本来没有爱情基础的婚姻大厦就是相当脆弱的,丈夫的忽然战死使其轰然倒塌,一切都灰飞烟灭,只留下名义上的片片残骸和联系,与其虚伪地放声大哭,倒不如还原自己本来的面目,将其真实的情感赤裸裸的流露出来。斯嘉丽终于忍不住这种诱惑,穿着丧服就步入了舞池,任凭人们用诧异的眼光看着她。为缴纳重税,斯嘉丽在绝望中费尽心机去亚特兰大城找白瑞德借钱,但得知他已被关进监狱。归来的途中,她遇上了本来要迎娶她妹妹而拼命赚钱的暴发户弗兰克,为了要重振破产的家业,她骗取弗兰克和自己结了婚。把婚姻当作交易,这是良心的背叛,既欺骗了自己的妹妹,又欺骗了她根本不爱的弗兰克。为了扩大经营,斯嘉丽背着弗兰克买下了一个倒闭了的木材加工厂,自己独自经营起来。一个女人经商,而且也像男人一样赚钱,和曾经与南方打仗的北方佬做起生意来了,这在亚特兰大是前所未有的。斯佳丽的所作所为在当地引起了很大的轰动,遭到亲友们的指责和谩骂。就在弗兰克死后不久,斯嘉丽又一次不顾亲友的劝阻和反对,丧服还未换掉,就接受了白瑞德的求婚,他们的蜜月是在新奥尔良度过的。这就是斯嘉丽,一个超越世俗、我行我素的女子,拥有冒着将会遭到世人唾骂、名声扫地的危险而展现真实自我的勇气。
  四.对待利益的不择手段
  为了满足个人私欲,达到阿希礼与自己远走高飞的目的,斯嘉丽豪不顾及美兰尼的存在,无论在他们婚前还是婚后,三番五次劝说阿希礼与自己远走它乡。为了筹集土地税,为了重振家园,她不惜出卖自己的爱情,把婚姻当作交易。为了使自己的木材厂获取暴利,她不惜雇佣犯人劳作,迫使他们没日没夜地干。斯嘉丽以上行为,我们回过头来从她在战争其间回到塔拉时家庭的惨状就不难理解了,母亲病死,父亲痴呆,家里没有任何食物,全家人等着她想办法。面对这一切,她发誓:“上帝是我的见证,他们别想打垮我,我会度过这一切的。我将永远不再挨饿,也不让家里人挨饿,不管是撒谎、去偷、去骗、去杀人?”。为了摆脱饥饿,她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在斯嘉丽的一生里,想要得到什么,就直接用最简捷的途径去拿;她贪慕虚荣,及时行乐,却从灵魂深处折射出了爱与责任的光彩。
  《乱世佳人》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故事情节,展示了斯嘉丽的性格得以形成的过程,成功地塑造了女主人公斯嘉丽经久不衰的形象,刻画了她“水一般的温柔和火一般的热烈”,显示出作者在塑造人物方面的极高造诣。
  
  参考文献:
  玛格丽特·米切尔.飘[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李庆雯:试析《乱世佳人》中斯嘉丽的性格特征
  兰琳玲,女,教师,现居湖北武汉。

《乱世佳人》中斯嘉丽的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