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1年第1期 ID: 155355

[ 常翠霞 文选 ]   

《两件宝》教学构思

◇ 常翠霞

  预习提示:1、运用读拼音、听读、求助别人等方法认读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目标:1. 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识字,认识12个生字,认识笔画竖提、弯勾,会写“切、双、手”3个生字。
  2.使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能回答文后问题。
  3.让学生懂得双手和大脑的作用,激发学生喜欢自己动手干和肯于动脑想的热情和积极性,体会“一切创造靠劳动,劳动要靠手和脑”的含义。
  教学重点:识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一切创造靠劳动,劳动要靠手和脑”的意思。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一)出示图片:
  师:图中的小女孩在干什么?生:制作飞机模型。
  师:制作飞机模型需要什么?生:材料、手和脑。
  师:做任何事情都离不开手和脑,这就是我们的两件宝。
  (二)板书:两件宝。师生一起写“宝”。
  师:“宝”怎么写来着?我忘记了,谁能帮帮我?
  生:……
  师:伸出小手,咱们一起写一写。(可以按笔顺说笔画,也可以按部分说:上面是“宝盖头”,下面是“玉”。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灵活掌握。)
  师:我想到了一个谜语:家里有块玉。谜底就是“宝”,这回我一定记住“宝”了。谢谢你们。
  二.初读课文
  (一)教师范读课文。
  师:中国一位大教育家陶行知爷爷曾经说过:“……”(课件出示课文,教师范读。)
  (二)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师:这首儿歌就是我们书上的一篇课文,今天,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学习——两件宝。打开课本,翻到73页。
  你们愿意比比谁读得好吗?要想读得好,首先要把字音读准。在读书时,你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打算怎么办呢?
  生:想一想;书后查字表;利用拼音学习;问老师和同学……
  师:你们的办法真多:可以请拼音朋友帮忙,可以请教老师,还可以请教认识这个字的小伙伴。那就自己选个你喜欢的办法读课文吧。
  (三)指名学生读课文。
  师:能把字音读准吗?谁能读给大家听。(指名读课文,学生评价)。
  (四)自主认读生字。
  1、(幻灯片出示词语)。
  师:这些词语从课文里跑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学生试读词语(两遍)。教师任意指词语,学生认读。检查自学效果。
  2、(幻灯片出示生字)。
  学生试读生字(两遍)
  师:谁愿意当小老师带读,你会读哪个就带读哪个。并且要求每一个字组成一个词语。比如:一件(指名两位同学带读。)
  师:谁能说一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你觉得哪个字好记?
  生:“双”字好记,两个“又”组成,不同的是第一个“又”是长点,第二个“又”是捺。古人用“又”表示手,两个“又”表示双手;人在云上为“会”;云和力合为“动”;家里有块玉为“宝”;手里握把刀为“切”,切是多音字。……
  师:我们来比赛读,看谁读得又快又准。(开火车练读)
  3、学写生字。
  (1)学生说说写字准备歌。(平时就教会,学生写字之前说)(生:翻开本子放端正,拿出笔来人坐正。头正肩平双脚稳,一尺一拳加一寸,先看后描再去写,字字争取写规范。)
  (2)拿出纸和笔,做好写字准备。
  (3)教师边示范写“双、手、切”,重点是笔画竖提、弯勾,边讲解写法和注意点。
  (4)学生先描红再临写。
  (五)学生读通课文。(课件出示课文)
  师:这些生字宝宝又回到了课文中,你还认识吗?自己再读一读,看看谁能把课文读通顺。
  指名读,学生评价。
  三.精读课文
  (一)两人小组读。
  师:要想把课文读好,我有一个秘密,想不想知道啊?
  师:在读课文时,你认为哪些句子不太好读,就把它多读几遍,边读边想想它是什么意思,这样你就会把课文读得更精彩。快和你的同桌一起用用这个秘密武器吧。
  师:哪一组同桌想展示一下你俩的读书本领?
  (二)师生对话练说。
  师:人的两件宝是什么?——双手和大脑。(板书:双手大脑)
  师:为什么说手和脑是两件宝?——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板书:做工 思考)
  追问:思考就是干什么?生:(动脑筋,想办法)
  师:我们应该怎样用这两件宝?——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板书:创造)
  师:“创造”就是想办法做出自己或别人没有做过的东西来。比如爱迪生发明电灯……
  生:像我用积木搭建了小房子……都属于创造。
  师:我们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件宝,我们可要把它们用好。一个人只要爱劳动,肯动脑,一定会有所创造。
  (三)理解“一切创造靠劳动,劳动要靠手和脑”的意思。
  (幻灯出示:一切创造靠劳动,劳动要靠手和脑。)
  师:你能说说用了两件宝能做好哪些事情吗?(指导说完整话。)
  生:读书、扫地、做作业……
  (出示灯片,学生练说。)
  (1)妈妈()要用手和脑。
  (2)老师()要用手和脑。
  (3)医生()要用手和脑。
  (4)警察( )要用手和脑。......
  师:这样的事情很多很多,说也说不完,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这些劳动和创造都离不开人们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大脑。
  (板书贴画:手 脑)
  (四)师生对读。采用师与生、组与组对读的办法激发兴趣,帮助记忆。如:师读每行前半句,生接后半句。
  (五)表演读(背诵)课文. 师:让我们加上动作表演,再来读读课文吧。(学生模仿老师的动作,师生一起读(背)课文。)
  (六)这两件宝贝的用处真大。如果我们做事情时只使用一件宝贝,可以吗?为什么?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长大以后你想做什么?
  师:只要用好我们的两件宝,你的理想一定会实现!
  
  常翠霞,教师,现居甘肃会宁。

《两件宝》教学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