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1年第1期 ID: 155364

[ 房济民 文选 ]   

谈谈学生口语能力培养

◇ 房济民

  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往往把精力和注意力过多的放在个别的尖子生身上,而素质教育是变英才教育为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教育,口语能力的培养更应该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即使同一个班的学生,口语能力的差别也可能很大,因此,口语能力的培养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兼顾个体。
  在教学中,当教师提出问题时,一些思想性格比较活跃的学生往往踊跃举手,他们的表达完整而有文采;一些学生虽然平时也能说会道,但真要在大庭广众之下发表意见却又没有勇气,即使回答问题也是言不尽意,甚至顾左右而言他;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平时就寡言少语,疏于表达,课堂上更不敢在众目睽睽之下举手发言了。
  因此,教师一方面要注意提问那些积极举手的学生,发挥他们的长处,带动周边的学生,另一方面要鼓励那些平时很少举手的学生大胆发言,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讲,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肯定的评价,对口语能力不理想的学生,更要多给他们几次机会。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每一册都穿插安排一些知识在各单元中,如提问、讨论、朗读、背诵、复述、讲演、看图说话、口头作文等,刚刚启用的新教材更把口语交际作为单列内容从阅读和写作中突现出来。如苏教版初中《语文》中有说自己想说的话;说话要真实,清楚简洁;说话要有条理等等要求。所有这些都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的主要依据。
  教师应当对课文中有关口语交际的基本知识系统地加以介绍,根据教材的要求,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使学生掌握必要的表达技巧,提高自己的口语能力。课内的口语训练具有典型示范的意义,但大量的口语实践则在课外。
  因此,要保证口语训练的效果,除了在课内进行有计划的听说训练外,还要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要启发、引导学生将因为课内训练之所得,广泛应用于课外学习活动的口语表达之中。如组织学生举行诗歌朗诵会、背书比赛、故事会、演讲比赛等形式,鼓励学生通过听广播、看电视、看电影、听报告等途径来强化口语训练,纠正口语表达的缺陷。
  读写通过书面语言进行,听说通过口头语言进行。听说能力是读写能力发展的基础,读写能力的发展又促进听说能力的提高。因此,对学生进行口语能力的培养离不开阅读和写作的教学。在讲读课中,师生的双面问答活动是学生进行口语练习的一种有效方式。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给学生创造口头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在加深对课文内容理解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口语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大胆改革教法,精心设计、合理安排口语训练,做到每课各有侧重点,每节都有训练点,把口语训练和阅读有机的结合起来。
  写作课同样可以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如写作前的指导和写作课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作文的主题、谈论所选题材以及行文思路,都是锻炼学生口语能力的好机会。写作课上最有效的可以训练当然是口头作文,通过口头作文,可以帮助学生做到有内容、有中心、有条理、有文采的进行口头表达。此外,写作课上的讲评,也是进行口语训练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教师可选择一些优秀的习作和有毛病的文章念给学生听,让他们比较优劣,发现文章的优缺点,再由学生口头发表意见,进行评议、修改。这样,学生的口语能力将会不断提高。
  说话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必须经过专门的训练和培养。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指导时,要鼓励说、训练说、灵活说、强化说,使学生能够说响、说通、说美,并且敢说、想说、会说。教师通过自己的研究、指导和示范,学生的口语能力一定会有飞速发展。为了激励学生,教师可适当采用计分、竞赛等相应的方法,对学生的口语能力进行测试,重点考察语音是否标准、词汇语法是否规范、语言表达是否流畅、说话心态是否平定从容等,通过测试,尽量给学生以肯定、表扬和鼓励,让学生信心十足地学好口语。
  口语教学是一项古老而又崭新的事业,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科学、活泼、规范、有序地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势在必行。广大教师在初中生口语能力的培养工作中,必须解放思想,有所作为,努力开辟这一新的教学和科研领域。
  房济民,教师,现居江苏溧阳。

谈谈学生口语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