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1年第1期 ID: 155336

[ 宋耀清 文选 ]   

写作兴趣激发的途径

◇ 宋耀清

  内容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重中之重,有效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是作文教学的关键,本文主要探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写作 兴趣 途径
  
  作文教学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是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是每个小学教师面临的首要课题。激发小学生的作文兴趣也不乏是一条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捷径。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粗浅地谈谈自己的认识,供同仁们商榷。
  一.用组织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针对小学生热情奔放的性格特点,把活动结合在作文教学中,有计划、有目标地加以引导,不仅能使学生放松身心,而且能提高对活动全过程的认识,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积累作文的相关素材,达到培养学生通过活动课提高习作能力的目标。例如:我们可以根据小学生喜欢的游戏特点精心设计游戏内容,让学生注重游戏过程,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激发学生健康向上的情趣。游戏后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叙说活动的内容和收获,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写出真情实感,这样写起来就会主题鲜明,层次清楚,叙述完整,通过游戏活动提高作文水平。
  二.通过观察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观察则是认识生活的起点和基础,组织学生有目的的观察事物,是获取作文素材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平时要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深入实际,体验生活,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通过写日记的方法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亲身经历片段记下来,捕捉作文素材,打好写作基础。注重观察,注重积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达到写作的目的。如春天可让学生观察各种花草树木的发芽情况;夏天可让学生观察云、雨、雷、电等天气的变化情况;秋天可让学生观察广阔田野的丰收景象;冬天可让学生观察皑皑白雪覆盖村庄的壮观景象。通过对自然界春、夏、秋、冬的细致观察,要求学生整理好自己的观察日记,掌握大量翔实的作文素材,指导学生认真筛选,按照各自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功底完成习作任务。
  三.改变作文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学生有他独特的认知规律,有他独特的童语,改变传统的作文评价方式,能够鼓励学生积极习作。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写作水平评价学生的作文,要淡化枯燥的分数对作文的定性评价作用,学生作文写得特别优秀的,达到年级上等水平的可评为优秀,其次,对有待提高的学生作文,还可用其他评语如“你的习作有很大进步!”、“你还能做得更好”等人性化的评语来鼓励学生。要善于发现他们作文的“亮点”,坚持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培养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激情。让所有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写作的成就感,通过改变传统的作文评价方式提高小学生写作文的积极性。
  四.利用作文内容激发兴趣
  小学生的作文教学一直被局限在“教师出题”的狭小天地中,题目由教师指定,“写什么”不能超出教师划定的范围;“怎么写”教师给定模式。长期下去,其结果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受到限制,对事物的真情实感无法表达。作文内容相近,写法相似,雷同现象较为严重。其作品局限于教师规定的写作范围当中,失去了童言无忌的气息,不利于学生自我创作能力的展现与提高。教师应当结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放手让学生自己拟题,写真实的人物和事件,表达真实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只有坚持让学生自主的完成习作,才能达到内容真实,感情浓郁,富于创新的功效。
  五.利用“学习园地”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总是表现为想获得表扬,开辟“学习园地”选登小学生作文不失为鼓励小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我们可结合语文教学实际,在班级内,开展小学生作文评比活动,由此激发小学生热爱作文的情趣。因此,在教室“学习园地”中设置“小作者”栏,在每一次作文中选登两篇“优秀”作文并注明作者姓名。抄写在“小作者”栏目中,鼓励全班同学积极参与。为了鼓励大多数学生,有的学生作文尽管不算好但有进步,题材较新颖,也可选入,让每个学生都有当“小作者”的希望,有获得成功的喜悦。所以利用“学习园地”使学生每次作文都有盼头,有希望,可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宋耀清,教师,现居甘肃会宁。

写作兴趣激发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