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自然形体美是指人的形体和容貌的美,是人的生理形态呈现的美,属于自然美、形式美的范畴。早在古希腊时期,古希腊人的形体审美意识已经十分强烈和自觉,“在他们眼中,理想人物不是善于思考的头脑或者感觉敏锐的心灵,而是血统好、发育好,比例匀称,身手矫健,擅长各种运动的裸体。”[1](p43)为实现这种审美意识,他们严格优生制度、普遍开展全民体育运动(音乐舞蹈训练),实行严格的军事训练。他们把肉体的完美看作神明赐予的特殊恩宠。
那么,什么样的形体才算美呢?大自然造化的人体美千姿百态,不拘一格,个体皆自成其美。但人们从审美实践中,也形成了一些共同的人体美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体形匀称。“凡是美的都是和谐的和比例合度的,凡是和谐的和比例合度的就是真的……”[2](p94)人体美首先要求体形的匀称和谐,即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比例对称合度,协调适中。希腊著名医生噶伦认为人体美“在各部分之间的对称——例如各指之间,指与手的筋骨之间,手与肘之间,总之,一切部分之间都要见出适当的比例……”[3](p14)意大利的塔梭也指出:“美在于四肢五官具有一定的比例,加上适当的身材和美好悦目的色泽。”[4](p73)著名画家达芬·奇以人体解剖学为依据,总结出一套符合标准的人体比例,例如人的头部应占总高的1/8,以肚脐为界,上部与下部的比例应符合黄金分割律(即1∶1.618)等。我国古人认为理想的人体美应是“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即不高不低,不胖不瘦,恰倒好处。
二是体貌光润。人的容貌直接诉诸于人的感官、是引起审美快感的先决条件。许多作家和诗人都极尽笔墨描绘人物容貌之美。荷马描绘英雄俄底修斯,强调他的肩和头美丽而富有光彩,如黄金般悦目;赞美其妻子潘奈修佩皮肤细腻,像象牙一样光润洁白。所有维纳斯的形象,都具有窈窕的身材、明澈入神的眼睛、娇媚秀丽的面貌和丰满的形体。我国《诗经·卫风·硕人》描写庄姜:“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他们都强调容貌的优美、端庄,线条的清晰明快,肤色的光洁润滑,肌肉的丰腴柔软。其中特别突出体貌的光润。可见,体貌的光滑使形体美顿生光辉、光彩照人、充满生命的活力。
三是体式协调。体式,形体的动态形式,具体指人的姿态动作。人的形体美有静态美和动态美之别。静态美,即形体的匀称,体貌的光润,主要得力于先天的遗传。动态美,即体式的协调,主要得力于后天的教育与修养,呈现人的气质美、心灵美,折射出人的深层心理活动,乃至潜意识和下意识,在某种程度上还可反映出特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正如培根指出的:“秀雅合式的动作的美又高于相貌的美。这是美的精华。”[5](p77)
体式的协调具体通过站、坐、行表现出来。古人云:“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这就是说,坐要端庄、稳重,站要挺拔稳健,行要轻巧灵活。坐、站、行既要体现出一定的力度和速度,又要讲究造型的优美、配合的协调,使其动作敏捷,优美、高雅,把体形的匀称、体貌的光润通过动态形式充分显示出来。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的:“动作的敏捷与优美,是人体的端正和匀称的发展的标志,它们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令人喜爱的。”[6](p61)
四是体质健康。在人体美中,健是美的基础,美是健的升华和结晶。健能能造就强劲的筋骨,发达的肌肉,红润的肤色,充分显示出人的自然美,尤其是形体美。健是人的生命活力、青春朝气的象征,使人的形体“生气灌注”,充分表现出人的动态美。健是各民族形体审美意识的最高追求,古希腊人就认为只有健康,强壮的身体,才是最美的。因此,体质健康是人的自然形体美的必要条件。
当然,人只美还具有气质修养美,仪表风度美,人格情操美等等,此文不再论述。
参考文献:
[1]丹纳.艺术哲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3][4][5]本馆.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6]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学论文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姚宏春,河南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