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0年第7期 ID: 157123

[ 张红波 文选 ]   

利用电教优化作文教学

◇ 张红波

  一说到作文教学,由于过去师生被禁锢在课堂和书本课文这个小小的时空之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这种单一的作文教学模式已使学生厌倦,枯燥乏味,造成学生害怕作文,甚至谈“文”色变,作文教学效果差。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现代教育技术可有效的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拓教师视野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许多老师为了帮助学生找米下锅,在作文课前努力的做着“丰富”的准备工作。可以说,为了一节像样的作文课,老师要牺牲几节课的时间来准备。这些只见其色、不闻其声或只见其貌、不见其行的“轮廓性”事物并没有从根本上让学生产生很深的感觉和体验。而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了这一切,教师通过网上花样翻新,层出不穷的信息了解最前沿的作文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从而在教育思想上深刻的认识到过去的作文指导只不过是循规蹈矩,所以说信息通路为教师找到最为真实的作文教学观念和最为实用的作文教与学的理论。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作文兴趣
  我把作文课设计成以下几个环节:①情境造势:以直观的声、像资料导入,放松学生的心境,引其进入写作状态,并引发他们对某些问题的思考。②对比析题:根据授课内容的需要,以投影展示学生成与败两种类型的习作,通过对比,发掘出当次作文训练的重点。③方法点拨:对某一训练点,加以归纳,总结规律,给学生以清晰的认识。④虚拟摹写:用影像资料,虚拟和再现真实的生活,为学生提供观察和摹写的素材。比如我讲《生动的人物细节描写》,上课先播放美国电影《音乐之声》中“玛丽亚”与7个孩子见面的片段,要求学生口述画面内容。然后,我展示自己的“下水”片段。学生在比较中发现“生动的细节描写”可以使人物更丰满、动人。接着,我和学生一起分析归纳细节描写的方法:分解动作,合理选择,摒弃滥俗,“舍本逐末”。结果,学生兴趣盎然,写出了极富艺术魅力的文字。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生思路
  学生阅历浅,生活空间有限,许多现象事物无法观察到,同时,他们对生活中许多事物体会不深,抓不到事物的本质,写起作文空洞无物。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再现生活真实,将学生无法看到的、视而不见的人、物、景等摆在他们面前,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观察生活。我曾给学生布置了一篇作文《一次篮球比赛》,许多学生只是简单地记叙比赛过程,内容空洞平淡。后来我运用录像,引导学生观察,注意整个场面与细节的结合,这样一来学生兴趣来了,写作情绪也高了,不仅写出了真实、生动的篮球比赛场面,表达了团结的主题,还学会了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空间
  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利用他们自我展示的欲望,我在网站上给每个学生建立了“电子作文本”,将学生自认为优秀的作品全部在网络上保存。学生对这一做法很感兴趣,即使写作水平不很高的学生,每一次也能认真地修改自己的作文,并独立设计版面,可以说做得“兢兢业业”。特别优秀的作品,我还推荐到网站上或“教育论坛”接受语文界同仁或学生的点评。当我把点评的意见反馈到班里的时候,学生都能欣然接受,即使是批评的意见,也没有使他们感到失望,而更多的是热烈的探讨和随之而来的写作欲望。其实每个人都有得到别人评价的渴望。传统的评价一般只局限于教师。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改变了这种格局。学生在论坛上发表了一个作文帖子,老师、同学、家长及来自各行各业的许许多多的陌生人都有可能在第一时间点击浏览,如果该帖子有足够的吸引力,该学生将接收到大量的建议、赞扬、批评……学生将获得类同于“发表”的成就感,从而得到一种心灵的愉悦。
  作文教学的实践证明,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质量,为作文教学改革与实施素质教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语文教师要进一步地研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使之真正地为我们的作文教学服务。
  
  张红波,教师,现居湖北襄樊。

利用电教优化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