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问题
代词是英语中最常用的词类之一,关于代词理解的加工也是英语中最常用的理解加工之一。本文旨在研究读者在代词共指解释过程中是怎样运用共指预期的并且验证之前研究者所得出的结论是否同样适用于中国二语学习者。
第一个理论是由Gordon 和Hendrick (1998)提出的有关篇章加工理论。根据这个理论,代词和专有名词内部含有不同的篇章性质。一般来讲,代词是已经提到的篇章实体而专有名词引出新的篇章实体,作为下文再次提及的先行词。第二次提到的篇章实体要比首次提到在篇章显著性上更低。当再次提及不比首次提及的显著性低的情况下,就会产生加工困难。Gordon已经验证了重复名字惩罚。也就是说,当专有名词再次提及的时候,要比使用一个性别一致的代词加工上更加困难。
第二个理论是由Gernsbacher (1990)所提出的在包含前指和后指代词句子加工中的预测差别。他们指出后指会使理解者预期后文会提到相同的实体。根据此观点,理解者在遇到后指代词比遇到专有名词(比如John, Mary)和名词(the girl, the boy)时将会产生更强烈的预期。因此,含有后指代词的句子加工要比含有前指代词的句子加工更快。
Van Gompel和Liversedge (2003)还有Kennison(2003)分别进行了关于后指和前指代词的研究。他们提出,共指加工分为两个阶段,联结和消解。此观点认为,读者在考虑性别因素之前,就认为代词和人名之间是共指关系。然后才运用性别信息,来评价是否接受共指预期。
本文旨在研究在相同的句子结构中对前指、后指的加工有何异同之处,从而进一步验证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汉英双语学习者在英语句子阅读中,是否存在同样的两个阶段。
2.实验
2.1实验设计
此实验是采用2*2被试内实验设计。两个被试内实验因素分别是代词类型(前指、后指)和性别一致性(一致、不一致)。也就是自变量。因变量是被试的在实验句关键区域的阅读时间及理解问题的判断正误。本实验使用心理语言学研究中常用的测试软件E-Prime来设计实验以及记录被试的反应时,然后再把所得出的数据用统计软件SPSS来进行分析。
2.2实验方法
2.2.1被试
华南师范大学外文学院37名研究生自愿参加了本次实验。所有被试都通过了专业八级英语水平考试。平均年龄为24岁。所有被试都有正常智力和阅读能力。
2.2.2材料
共有40个实验句,每个句子包含2个分句。其中一半句子包含前指,另外一半包含后指。包含前指代词的句子中,名字出现在第一个分句,代词出现在第二个分句。在后指代词的句子中,代词出现在第一个分句而名字出现在第二个分句当中。在前指和后指条件下,人名和代词要么一致,要么不一致。而且,每组句子当中,有一个含有代词he, 另外一个含有代词she. 整个实验材料(包括实验句,练习句和填充句)见附录B。每个句子都是分段呈现,当每个句子呈现完毕后,会有一个yes 或no 的阅读理解问题,要被试判断这句话是否符合刚才所呈现的那个句子的意思。示例如下:
As/he/opened/the door, /Bob/said/hello/and went into/the/bathroom.
Was someone in the bathroom? (Yes)
同时还有15个练习句和80个填充句。40个实验句和80个填充句是随机呈现的。所有的填充句和练习句都有阅读理解判断。示例如下:
Tara/ has / a fear/ of /snakes, / lizards, / and/ other/reptiles.
Does Tara like snakes?
2.2.3 程序
句子分段呈现在电脑屏幕的中心位置,采用自定步速的移动视窗范式。被试按空格键来逐词阅读句子,接着就会呈现一个阅读理解判断正误问题。正确按J键,错误按F键。被试会得到回答正误的反馈信息。电脑会记录目标句的反应时以及被试对每个问题回答的正误。每个被试先做15个练习句,接着做120个句子,包括40个实验句和80个填充句。
2.2.4 结果
每种条件下的反应时都被记录,结果显示见表1.阅读时间使用方差分析得出结论。组内因素为代词类型(前指、后指)和性别一致性(一致、不一致)。
表1. 实验一4种条件下第二个分句每个区域的平均反应时(标准差)(毫秒)(A=前指代词,C=后指代词,Con=性别一致,Incon=性别不一致)
总反应时
代词类型和性别二因素无交互作用,(F(1,36)=0.010,p= 0.920) .代词类型主效应显著,(F(1,36)= 4.775,p=0.035)。性别一致性无主效应,(F(1,36)= 0.103,p=0.750). 代词类型主效应显著,配对比较分析显示前指句子的平均阅读时间(mean= 4542.623 ms) 显著短于后指句子的平均阅读时间(mean= 4887.097 ms)。
人名或代词的阅读时间
代词类型和性别二因素无交互作用,(F(1,36)=1.025,p= 0.318).代词类型主效应显著,(F(1,36)=17.808,p=0.000).性别一致性主效应显著,(F(1,36)=3.050,p=0.009).代词类型主效应显著,配对比较分析显示前指句子的平均阅读时间(mean=474.766ms)显著短于后指句子的平均阅读时间(mean=537.953ms).性别一致性主效应显著,配对对比分析显示性别一致条件下的阅读时间(mean=472.202ms)要显著短于性别不一致条件下的阅读时间(mean=499.080 ms).
人名、代词后面一个区域的阅读时间
代词类型和性别一致性二因素之间有显著交互作用,(F(1,6)=12.594,p=0.001).代词类型主效应显著,(F(1,36)=0.122,p= 0.009).性别一致性主效应显著,(F(1,36)=0.344,p=0.561).简单效应结果表明在前指条件下,性别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mean=496.219ms)要显著短于性别不一致时的反应时(mean=545.303ms);在后指条件下,性别不一致的句子的阅读时间(mean=499.776ms)要显著短于性别一致条件下的平均阅读时间(mean=531.395ms).
实验结果表明在性别不一致条件下比在性别一致条件下,被试反应时要长,并且前指条件下性别一致与不一致情况下的反应时的差别要大于后指条件下性别一致与不一致的差别。事实证明这种差别是来源于在性别一致条件下,前指比后指理解的更快,而在性别不一致的条件下,后指比前指理解的更快。
2.3讨论
实验结果表明在性别一致条件下,前指代比后指代理解的更快。在性别不一致的条件下,后指代比前指代理解的更快。此结果与Gordon&Hendrick(1998) 的结论不一致。与Gernsbacher 及同事的结论也不符合。而与Van Gompel&Liversedge(2003)和Kennison(2003) 的结论相符。也即,不论是前指还是后指条件下,被试在考虑性别一致不一致之前,都会把代词和出现的专有名词相联系;然而,结果也表明在前指和后指条件下,被试所花的时间是不同的。
3.对语言教学的启示
理解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读者整合目前信息和之前提到的信息的能力。这种整合过程的其中一个方面就涉及到代词解释。一些研究发现在校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在解释代词能力上也有所欠缺,说明在文本中的代词解释在学生阅读学习过程中起很大作用。
因此在英语教学课堂上,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们训练代词解释的策略,使他们更容易地处理文本的复杂特征,同时也是学生们能够更有效阅读学习的重要一步。
赵雪婷,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外语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