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电影是一门雅俗共赏的艺术,它主要依靠画面与声音表情达意,给人以审美享受。但是,电影也是一种语言,“它有自己的单词、造句措辞、语形变化、省略、规律和文法。”当我们把电影视为一种语言时,就必然会涉及到电影语言的修辞问题。由于电影语言是一种由画面与声音的流程有机结合而成的视听语言,因此电影修辞的实际意义是如何更好地运用视听技巧和艺术手段去传情达意,以便更形象生动地表达影片的思想内涵;即如何艺术地使用电影语言,以达到自觉的语言审美目的。从某种意义来说,修辞即是一种“求美之术”,故而电影修辞也是借助电影语言的形式技巧把艺术家的观念情感外化为物化形态的审美过程。
和文学作品通过文字表现不同,电影通过镜像话语对主体意绪加以表现。相同的是,它同样讲究修辞技巧,根据题旨情境对自己的语言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表现效果。文学语言中的修辞手法很多可以引入到镜像话语,它特有的镜头语言和声画组合使之表现独特。作为国内第一部把镜像话语和修辞结合研究的专著,李显杰老师的《电影修辞学——镜像与话语》第一次对电影镜像的修辞格的功能与形态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颇有开创性。在该书中,李老师提出了十三种电影词格形态:长镜、特写、递进、叠印、重复、闪现、插入、变格、形变、碎切、偏重、喻意、幻构,对影视修辞手法进行了深入的归纳与分析,为我们对电影进行修辞艺术解析提供了很好的参照。
电影语言的修辞特点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导演的主体意识和审美品位,是其总体艺术风格的标志,所以一些在艺术上有追求、有造诣的电影导演,都很重视电影语言的修辞问题,并在创作实践中逐步形成个人的语言修辞基调,以显示出富有特色的艺术个性和美学风格。日本新锐导演岩井俊二就是一位个人风格明显的导演,尤为擅长借用各种修辞格表达主体情怀,营造唯美氛围。下面,笔者将试图对其作品《烟花》进行修辞解读。
一.变格
“变格”修辞的具体表现手法多种多样,选择聚焦是其中一种,属于一种以反常态构图为特征,进而凸显画面中心,张扬“主观意象与情怀”的修辞手法。在《烟花》中,典道与阿荠在游泳池中嬉水,后来阿荠和典道道别离开,她缓缓走向池岸的时候,娇小的身姿渐渐模糊,幻化成一片粼粼的波光月色,而呆立在水中一动不动的典道的背影却异常清晰。从修辞功能上讲,这种处理方式是对孩童之间暗恋情愫的呼唤与寻找,用一种带有人为处理痕迹的镜头表现,将情感意象化,营造出迷蒙澄明的意境,使人回味无穷。
二.特写
特写是电影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表现手法。李显杰老师认为,特写“打破了原本的叙事链条,呈现出一种刻意的关注”,通过对人物或物品的关注,在镜头上显示出超常的聚集,从而将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人物的图像抑或物品之上,让观众通过特写体察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及特定物品对情节发生发展的重要性。
影片结尾对烟花从升空到爆开直至湮灭整个过程的持续特写,很大程度上是对主题的一种呼应,影片立意烟花,表现的却是懵懂少年的暗恋,同学们为“烟花是圆的还是扁的”争论不休,进而相约去参观烟花大会求证。对烂漫烟火的特写,是为了更好的表现少年此刻的心境,寂寞,感伤,而又迷茫。
三.重复
重复是影片不止一次的出现某个镜头或段落,从而强调某一主题,以加深观众对主体的理解。这种重复往往带有刻意为之的感觉,在让观众认识到它的重复的同时,引发其对影片的思索。
片中典道与同学佑介比赛游泳,因为在转身时脚磕到池岸受了伤,从而输掉了比赛。阿荠邀获胜的一方去观看烟花大会,后来佑介爽约,提着行李箱准备出走的阿荠被妈妈拉了回去。典道很懊恼,因为阿荠问过他,如若是他赢了比赛是否会陪她去呢。然后时空倒转到比赛的一刻,这次典道赢得了比赛,从而得到了与阿荠出游的机会。这里的重复并非一般意义上的重复,类似于《罗拉快跑》中的重复片段,就像打电子游戏一般,可以一遍一遍反复打回重来。这种反复在带来时空轮换的新鲜感的同时,让人体悟到时运的无常。
四.喻意
在本片中,类似烟花与对“烟花是圆的还是扁的”问题的探寻,实质上皆是一种喻意表现,表现的不是单纯的焰火,不是圆或扁的形态,而是象征着少年时代的爱恋,就像这绚烂的烟火,虽然美丽,也终将凋零和寂灭。不是圆或扁,而是暗恋的形状。
本片的成功之处,恰恰在于有颇多象征喻意的处理。整部影片似乎只是一群年少小伙伴儿的嬉闹玩耍,无关爱情,一切均是懵懂,而事实上这种情感却自始至终贯串全片,清新自然,耐人寻味。
五.形变
形变与“变格”有相似之处,皆是对“物象——影像”常态的改变和重塑。不同的是,前者主要是利用电影拍摄和放映的技术机制造成的形象呈现方式上的变异,而后者注重的是影像本身形象的物理变形。形变词格的修辞功能主要表现在,通过影像本身物理形态的改变,来达到一种歪曲或变形视觉形象的效果,进而“表述”特殊的心理意念。因此,“形变”是摄影技术参与的结果,但在很大程度上是来自摄影机的“目光”构成的“形变”,包含着导演的个人态度。
片中,典道躺在地上,用放大镜看贴在星座罗盘上的同学合照,这时,我们看到放大镜将他的眼睛放大数倍,典道在看着照片上阿荠的笑容,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大大的孩子的眼睛。这里通过这种非常规的变形,暗示着典道努力想看得清楚的急切心理,从而彰显对阿荠蠢蠢欲动的喜欢。
六.长镜
这里的长镜词格是相对与一般长镜头而言的,它更强调创作者刻意的关注和情怀的抒发,通过对某一场景的持续关照,使观众从中感受到特定情韵和内涵,具有独特的审美意韵。
典道和阿荠回到泳池,当夜幕中阿荠缓缓将身躯潜入水中,此时镜头给予了长时间的关照,少女的脸上有着恬静与羞涩的笑容。这里的长镜词格,是导演对青涩情感的直接表现,蕴藉着他个人的诗意情怀。
七.偏重
“偏重”词格,是指影像词格中那种具有明显的突出和强化某种修辞元素特征的修辞方式。从修辞功能上讲,“偏重”词格主要是通过对“常态”修辞元组合中的某种修辞元素的强化来突出某种特殊意象的建构,起到悦人耳目、引人遐想的作用。包括色彩的强化、声音的突出、构图的偏重等等。
在色彩强化方面,典道和阿荠分别前的泳池嬉水算是一个代表。整个画面充斥着幽蓝的色彩,带着一种凄冷清瑟的质感,再以晶莹的水珠渲染,衬以玲珑破碎的月华,将少年面对分别时的离愁别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音乐的选择上,导演岩井俊二亦是匠心独运,由其御用班底制作的《FOREVER FRIENDS》,很好地照应了全片主题——永远是朋友。这首音乐全片共计出现两次,一次是典道阿荠泳池嬉戏时,一次是片末烟花空中爆开时,安静感伤的曲风将影片衬映得别样动人。
构图上,由于导演个人的偏重从而使画面具有一种视觉冲击力。片末烟花升空,灯塔上有同学守候着观看烟花,方才还在高歌的同学都沉寂了,观看烟花的同学们俨然成为布景,我们关注的只是漫天绚烂的烟花,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停歇,因为只有“烟花”,才是导演真正想让我们看见的。
八.碎切
“碎切”词格指的是那些以快速的短镜头组合或以快速的移动画面转换为主要形态特征的修辞手法,具有多样的“表意”功能,可以用来刻画特定的心理或情绪,也可以营造一种特定的情调氛围。
与阿荠分别后,孤独的典道独自一人走在去往烟花大会的路上,两旁是熙攘欢愉的人群,手舞足蹈的舞女,做着棉花糖的摊贩……快速的短镜头组合,以热闹的场景反衬典道内心的孤寂,一切似与己无关,只有自己清醒的孤独。
《烟花》全长仅仅49分钟,是岩井俊二的一部短片,由于这些电影修辞格的成功运用,使得这部短片获得了诸多关注,赢得了广泛赞誉。
电影是一种时空艺术,正是因为有了这许多的修辞手法,使得这门艺术形式经久不衰,被赋予更多可以言说以及言说不尽的意蕴和神采,使我们对这种艺术形式的未来,有了更多期待与瞻望。
参考文献:
[1]李显杰著.《电影修辞学——镜像与话语》.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2]陈望道著.《修辞学学术著作五种》.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黑格尔著.《美学》第二卷.商务印书馆.1981
[4]王双林.《“王家卫电影”修辞格分析》.电影评介
[5]马晓红.《积极修辞在电影语言中的运用》.电影评介
[6]周斌.《论电影语言与电影修辞》.修辞学习.2004第一期
徐涛,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08级影视文学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