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是一条常见的熟语,经常在影视上看到那些残忍的人恶狠狠的丢下一句“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言外之意是只有发狠,做些恶毒的事才能成为大丈夫。查阅《现代汉语词典》,“毒”的意思无一例外的都和“毒辣”“毒害”意思相关,似乎这样解释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其实这大大冤枉“大丈夫”了。
这里“毒”并非“凶狠”“毒辣”的意思,而是“宽厚善良”之义。《说文解字·艸部》:“毒,厚也。”段玉裁注:“‘毒’,兼善恶之辞,犹‘祥’兼吉凶,‘臭’兼香臭也。”又云:“字义训厚,字形何以从艸?盖制字之本意。因害人之草往往而生,往往犹历历也。其生蕃多,则其害尤厚,故字从艸,引申为凡厚之义。”意思是说,其本意应该是一个中性形容词,表示“多也”、“重也”,引申之,“毒”既可指“善良而宽厚”,又可指“凶恶毒辣”,此处是“善良而宽厚”的意思。古代文献中也有使用:
《易·师卦》:“刚中而应,行险而顺,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吉又何咎矣。”
《日知录·卷三·小人所腓》:“先王之用兵,服之而已,不期于多杀也。杀人之中又有礼焉,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不亦宜乎。”
《老子·德经》:“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王弼注:亭谓品其形,毒谓成其质。
另外,从修辞角度来看,“量小非君子”和“无毒不丈夫”在句法上是“互文”的关系,上下句意思相近,互为补充,感情色彩也应该一致;“非”和“不”都为否定词,那么“量小”和“无毒”的意思也应该相近,即“气量小”和“不宽厚”;如果解释成“不毒辣”,和“气量小”意思就恰恰相反,不符合文法了。
语言是不断发展的,时至今日,“毒”字的含义已转化为多指“毒害”义,“宽厚”义则逐渐消失,故大多数人容易误解这则熟语的意思。
王利霞,女,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硕士,古文字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