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0年第9期 ID: 157309

[ 李金娥 文选 ]   

谈谈党的作风建设

◇ 李金娥

  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同志总结了二十四年来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第一次提出了党的三大作风理论。三大作风理论的提出,为加强党的建设,使全党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空前团结,为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当前形势下,党的作风建设依然举足轻重。
  “中国共产党执政素质和执政能力的提高是在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中实现的。”(肖光荣,《执政之脉—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执政思想比较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3页)其中,树立良好的作风形象,保持清正廉明的本色,是提高共产党执政素质和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关于这一点,我们国家的早期领导人很早就有了清醒的认识。早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在他的报告中就明确指出,党员干部要在建立新中国后警惕糖衣炮弹的袭击。共产党人不怕战争年代的枪风弹雨,也要顶得住和平时期糖衣炮弹的诱惑。
  
  (一)党不变质,国才能不变色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形象关乎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拥护,关乎党的执政根基。中国共产党只有永葆先进性,不断以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密切联系群众,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永不变色。苏东剧变的沉痛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不注重党的作风建设,就必然失败。毛泽东一再告诫共产党人进城后不要学李自成,并在延安整风时期把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作为整风文件,要求大家仔细阅读,借鉴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历史教训,强调共产党既要打江山,更要坐江山。1950年5月1日,毛泽东签发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全军开展整风运动的指示》,开始了建国后第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严格地整顿全党作风,首先是整顿干部作风。”毛泽东指出:“全党整风运动即将来临,这件事已成为当前一切工作向前推进的中心环节。这一环节不解决,各项工作就不能顺利地向前推进。”在这里,他把党的建设看作推动其他一切工作的中心环节,准确地阐明了党的建设,尤其是党的作风建设同党领导的一切事业的内在联系。这一高屋建瓴的认识和看法,依然值得我们在当前形势下深刻思考学习。
  
  (二)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是党的作风建设的重中之重
  
  邓小平在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特别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苏共垮台的沉痛教训时指出,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关键是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
  首先,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就必须加强党的理论建设。邓小平针对改革开放之初,党内和社会上出现的企图削弱、摆脱、取消党的领导的倾向,特别强调坚持党的领导的历史依据和现实意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根基是党执政的重要思想武器,它是反对西方和平演变,镇守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珍贵法宝。1992年初,在谈到我党自身建设的重要性时,邓小平指出:“帝国主义搞和平演变,把希望寄托在我们以后的几代人身上……我们这些老一辈的人在,有分量,敌对势力知道变不了。但我们这些老人呜呼哀哉后,谁来保险?所以,要把我们的军队教育好,把我们的专政机构教育好,把共产党教育好,把人民和青年教育好。”可见,只要把共产党内部搞好,把人民和青年教育好,内部不乱,外部就不能改变我们,这是一条重要的结论。怎样把党教育好,把人民教育好,把青年教育好?关键就是首先把党教育好,用先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我们的党,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作用,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以此来教育我们的人民和青年。现阶段,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要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科学发展观,永葆党的先进性,在理论上充实自身。
  其次,新形势下,党的自身建设和作风建设必须以反腐倡廉工作为重点,坚决打击和惩治腐败。作风建设的关键是搞好党的内部,而党的内部的重点又必须是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决反对和制止腐败,这才是树立良好的党的形象,永葆党的执政根基的重要之处。
  邓小平指出廉政建设具有长期性。1986年他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的讲话中谈到:“开放、搞活,必然带来一些不好的东西,不对付它,就会走到邪路上去。所以,开放、搞活政策延续多久,端正党风的工作就得干多久,纠正不正之风、打击犯罪活动就得干多久,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贯穿在整个改革过程之中,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开放、搞活政策的正确执行。”我国脱胎于有几千年历史的封建专制社会,明显带有旧社会的痕迹,贪婪、腐败、特权等现象会在长期内存在;同时,我国处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关键时期,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使东西方逐渐融为一体。我们既要处理政策转换中问题,又要应对外来腐朽思想的侵蚀。因此,搞好党风廉政建设是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也是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建设的长期任务。
  廉政建设具有战略性和复杂性。邓小平把廉政建设放在事关党的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来考察,指出要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他警示我们,反腐倡廉关系全局,关乎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败。我们要建立反腐倡廉的长效机制,重点抓以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的惩治体系建设,使廉政建设逐步体系化、正规化、制度化。但反腐倡廉工作是一项非常特殊的工作,具有很大的复杂性。腐败现象涉及高层,由于党的领导制度的不健全,一些干部为腐败现象充当保护伞,加大了反腐败的难度。同时,由于法制的不健全和党员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意识淡薄,导致了腐败现象层出不穷,屡禁不止。我们应从相关制度和机制建设着手,培育有效防止和惩治腐败的有效机制,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中央关于反腐败建设的精神实质,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强化权力制约和监督,深化改革和创新体制,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努力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切实提高反腐倡廉建设成效。
  搞好作风建设必须密切联系群众。中国共产党成长于人民之中,人民群众是它扎根的土壤,中国共产党同人民群众是舟与水的关系。毛泽东特别强调群众的重要性:“必须明白,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急不可能得到起码的知识。”⑥他还深情地告诫全党:“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的中国共产党人,相信自己的事业是完全正义的,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随时准备拿出我们的生命去殉我们的事业,难道还有什么不适合人民需要的思想、观点、意见、办法舍不得丢掉的吗?……难道我们还有什么个人利益不能牺牲,还有什么错误不能抛弃吗?”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毛泽东把密切联系群众作为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和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
  新的历史条件下仍不能忘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正如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教授李晓林所说:“新时期的艰苦奋斗应建立在精神层面的自我节制与自我激励有机结合上。具体地讲,生活上要适度节制、事业上要不断激励。”在物质条件相对较好的当前,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除了在物质层面的提倡节约,反对浪费外,还体现在精神状态的昂扬和斗志的长盛不衰。
  努力探索党的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完善相关的法律合法规。加强作风建设既要注重解决当前干部作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更要注重加强制度建设。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切实推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学习教育机制、作风建设预警机制、作风建设奖惩激励机制和效能提升机制,不断探索完善党的作风建设的有效机制,确保党的作风建设常抓不懈,富有成效。
  党的作风建设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它是一项复杂、紧迫而又重大的历史任务,需要我们做好长期作战的心理准备。
  
  参考文献:
  [1]肖光荣,执政之脉—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执政思想比较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第1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
  [3]邓小平文选[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毛泽东选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李金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系教师。

谈谈党的作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