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农村中学生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留守学生越来越多,心理不健康的学生越来越多。新“语文课程标准”突出了人文性,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观”的目标。由此可见,关注心理健康,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的召唤。诚然,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很多,而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犹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能使教学符合学生心理规律,有助于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能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如何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
情溢课堂 愉悦心境
心理学家贝额和科温的研究证明:“愉快的情绪比痛苦的情绪有着明显的优越性,它能引起和保持学生的兴趣,能给大脑带来明晰状态,适合于认知加工。”课堂上,师生的交流,不仅有知识的交流,而且有感情的交流。语文教师如果能设法调动种种教学手段,以情感人,以诚感人,情溢课堂,就能调动学生的各种心理能量,获得愉悦的内心体验,这内心体验,包括求知欲的满足,自我能力的实现和审美过程的享受。陈鸿明教师教学《沁园春·长沙》时,饱含感情引导学生,读出韵味,读出情感,读进意境,读出人生,有师生激情朗诵,有教师动情高歌,有学生翩翩起舞。这样的教学,师生共赏,歌舞引于外,情动于内,使学生知其好,更知其所以好,学得愉快,学得轻松!
涵泳美文 调适心态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将一些美文推荐给学生,挖掘其人文意义,让学生获得感悟。赏析《平和》,让学生明白保持平和的心境的价值;赏析《死亡日记》,让学生明白生命之可贵,生命的价值;鉴赏《生命的意义》,告诉学生要珍爱生命,锐意进取;鉴赏《美腿与丑腿》,告诉学生保持健康的心态的意义。总之,通过品味美文,可以调适良好的心态。
注重激励 体验成功
中学生在学习上有成功感,就能够为自己点滴进步而高兴,成功感越多,心理越健康。每个中学生都有长处,教师要善于及时加以肯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喜欢自己,肯定自己,从而增强自信,具有良好的心境。对于学生的作文,教师充分发现其亮点,一个好的题目,一个好的句子,一个精彩的语段,一个好的构思,教师都用积极的语言加以肯定,让学生朗读优秀片断或全文,并推荐好的作品到报刊发表,当学生看见自己的文章被发表了,那该是怎样的鼓舞啊,其激励效果可想而知。讲析课文时,一个好的问题,独到的见解,教师都及时鼓励。这样,学生就能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充满自信,乐观面对生活。
开展活动 培养能力
有个别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差,对别人的言行举止十分敏感,不愿见人,回避与别人接触,见人紧张,怕在他人面前说话,怕与别人的目光接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多种活动,让学生大胆突破,超越自我。(1)开诗歌朗诵会,可以让学生坦然地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教学诗歌单元后,可以指导学生写诗歌,明确告诉学生在诗歌朗诵会上每个同学都朗诵自己写的诗歌。(2)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本剧等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其人际交往能力。教学戏剧、小说等文学作品,可安排学生表演课本剧。有位教师教学《雷雨》,将全班分为6组,每组都表演《雷雨》第二幕第二场,这样,全班人人上场,交际差的同学改变较大,突破交际局限,进步快,在活动中,学生的交际能力得到了培养。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很多,语文课堂教学也是一个重要的渠道,语文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丰富情感,陶冶情操,砺练意志品质,不断超越自我,从而让学生在知识、能力和心理素质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陈家武,四川安岳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