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图书馆是储存,传递信息知识的宝库,是服务于教学、科研的文献信息中心,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前沿基地。它担负着为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以及管理决策提供信息知识服务的使命,是院校总体办学实力水平的基本标志和评估依据。
开封警校图书馆和兄弟院校图书馆一样,多年来在服务教学、科研方面发挥了不容否定的重要作用。然而,开封警校图书馆就其馆所建设,还是馆藏内容乃至部门机构设置和馆员配备,与同类型的院校图书馆相比都较为落后。其拥有的实力和基础难以经受信息时代的考验与挑战。因此,在这样的条件和环境下从事图书馆管理,甚至希望干出点成绩,我感到要比他人(同行)有更多的付出和经历更多的磨练。
1.消除自卑,着力塑造图书馆新形象
1.1二十世纪末,我从部队转业到河南省开封人民警察学校,安排到校图书馆从事图书管理工作。没想到眼前的学校图书馆异常简陋,只是几间书屋、五六个馆员和万余册藏书。这一切让我的满腔热血降到了凝固点。从此以后,每当遇见战友和朋友,都觉得在开封警校图书馆工作低人三分。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情绪低落,一种自卑感也油然而生。
1.2经过学校相关部门领导和同事的耐心开导,使我振奋精神而且从内心深处渐渐对图书管理产生了感情并决心在图书馆员的岗位上立功建业,不失一个共产党员淡泊名利的政治本色。
1.2.1从细微处入手,让图书馆的环境条件有新变化
每天我坚持打扫环境卫生,擦拭桌凳、整理书架,把原本简陋的校图书馆清扫得窗明几净,书架、书案一尘不染。往日门可罗雀的图书馆阅览室马上热闹起来。有许多读者既使不借书,也乐意来图书馆看一看。广大师生纷纷称赞说:“学校图书馆真的变样了!”
1.2.2扑下身清点藏书,静下心分类编目
为确保日常借阅不受影响,我尽可能利用上班时间处理借阅事务,借夜晚时间埋头图书馆清点藏书、分类编目。历时百余天,终于使警校图书馆“家底不明”的问题得到解决,并且追回已经借阅数年不欲归还的经典图书数十册、一般图书上千册。
1.2.3院校图书馆整日里与众多师生交往,其工作繁杂琐碎。尤其是每天借借还还的重复劳动,着实让人有点厌烦,而且这种情绪波及影响到读者关系。具体到开封警校图书馆影响到读者关系的现象尤为突出。据我所知,之前校图书馆一直处于无规无章的自由状态,特别是乱中出错的问题时常发生更加引起师生的不满。对此,我想凭借个人的努力扭转广大师生对校图书馆的看法,进而在其心目中树起校图书馆的良好形象。为达此目的,我一是虚心向同行请教,二是登门请专家指导。在借鉴他们经验的基础上,在校图书馆领导的帮助下相继起草拟订与图书管理、图书借阅有关的工作内容、工作准则、工作程序、工作要求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付诸实施。开封警校图书馆开始步入科学管理的轨道。
2.用心管理是反映馆员形象素质的核心内容
2.1当前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已进入蓬勃发展时期。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的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信息知识正成为无所不在的,能够推动整个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生产力要素。图书馆员首当其冲地被时代推向传播信息知识的前沿阵地,肩负着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我认为当今时代的图书馆员只有以图书馆的建设为已任,时时把握图书馆的发展规律、发展动态和发展方向,着力于信息化发展;以信息资源的开发、建设、整合、服务为已任,快速适应信息化发展大环境的要求,及时采用最新的信息技术与理论、掌握科学技术发展动态知识信息的变化、实现深化服务领域、更新服务方法、提高服务层次的信息服务,才无愧于历使的重托。
2.2实践出真知。多年的图书管理经历告诉我:用力管理只能算称职,用心管理才称得上优秀。用心管理是馆员形象及思想素质的真实反映。长期以来我一直把多方位、深层次的用心管理当成个人追求的境界和目标。在为读者服务的岗位上时刻把责任心、细心、耐心、诚心和自信心作为衡量自身工作的准则与尺度。
2.2.1“责任心”是个人重要的素质表现。我认为没有责任心就等于失去了工作“灵魂”。当初面对校图书馆的简陋状况曾经有过打“退堂鼓”的念头,正是由于忘却了“责任心”所致。后来,又是强烈的“责任心”促使我化消极为积极。鞭策我爱岗敬业、忠于职守。鼓励我树立起一切为读者着想,主动为读者服务的思想观念。“责任心”的强大动力终于让我在图书管理的工作中取得吹糠见米的效果。
2.2.2“细心”运用于图书管理具有“亡羊补牢”的功效。如图书借还过程中,因为馆员的一时粗心或没有把借出的图书输入系统,或没有把已还的图书清除记录,既降低了读者对馆员的信任度直接影响到馆员与读者的关系,也有可能造成书籍或文献资料的流失。所以说,图书管理是一项只有“细心”才可以干好的具体工作。图书馆员在工作中只要倍加“细心”,就能防患于未然。同时在问题出现后也会从容应对,挽回损失。
2.2.3用耐心温暖读者
从事图书管理使我获益匪浅,主要表现在思想观念的转变。实践使我深刻体会到现代图书馆的管理既不同于一般的仓库管理,也不同于单纯文献服务的传统图书馆的管理。一般的仓库管理是见物不见人的物化和量化管理,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有着极大的拘限性。现代图书馆则是图书情报一体化的既见物又见人的知识形态管理。它每天要过图书与读者打交道,源源不断地将信息知识通过读者服务于社会经济、社会教育。读者是现代图书馆和图书馆员最直接的服务对象。馆员要使自己的工作行为不断适应读者的需求,其重要途经就是通过耐心使广大读者感受到你的服务诚意和温暖。为此,我首先把“严格自律、宽以待人”作为管理服务的准则,同时把“读者第一,读者至上”作为管理服务的宗旨。所以在紧张繁忙的借阅工作中总是以耐心倾听读者的心声,详细了解读者的需求。真正与读者产生思想上的沟通和相互间的感情交流。既使个人在工作或其他方面遇到烦恼和委屈时,我也从不让自己的不良情绪去影响读者。是耐心密切了我和读者的关系。是耐心化解了我同读者之间的纷争,达到了互谅互让,并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2.2.4用诚心取信读者
图书馆员只要做到诚心为读者着想,诚心帮读者所需,就一定会受到读者的信任和尊重,把你视为朋友。正因为我在工作中能以诚心善待读者,所以找上门的读者络绎不绝,业务范围日渐扩大,服务水平也得到相应提高。在诚心的驱使下,我摒弃足不出户、坐等读者上门的传统接纳服务方式,变为业余时间主动办理读者所交办的有关事情,并将所要的图书、资料送货上门。我还见缝插针不失时机地登门向读者征求意见,详细询问其需求,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最及时、最直接、最准确、最良好的信息服务。
2.2.5用自信心构筑展示自我的平台
图书馆学同其它学科一样有其形成、进步、发展的规律和品质。它为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提供信息服务方面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就校图书馆而言,要使它今后继续占据信息服务的重要地位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认为这一历史重任首当其冲地落在了每个图书馆员的肩上。因此,图书馆员要不辱使命,首先应加强图书馆学的研究探讨,不断吸纳理论知识丰富自我。同时树立有所作为的自信心,构筑起展示自我的平台。在这一平台上,恪尽职守,心系图书馆的发展,事为图书馆而做,淋漓尽致地求真务实,施展个人的才能。当然,校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校领导的支持和决策。对于一个富有责任感的图书馆员来说,应时常结合校图书馆的发展主动向校领导提出合理化建议,使校图书馆尽早步入实物馆藏与虚拟馆藏并重建设的行列。还应该利用各种机会积极争取校领导对图书馆的关注和资金投入,使校图书馆图书管理和信息资料管理逐步做到收藏数字化、操作电脑化、传递网络化、信息存贮自由化、资源共享化和结构连接化,确保校图书馆与时俱进持续发展,共同打造新型的、现代化的学校图书馆。
3.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员的形象与责任
信息化时代的高校图书馆员集教师和馆员于一身。特定的身份要求每个馆员必须审时度势完全溶入信息时代的大潮,伴随校图书馆的发展步伐投身到文献、信息的服务之中。
3.1高校图书馆员一定程度上被视为知识与理性的代言人受到崇敬。呈现于读者面前的应该是思想健康向上,业务有一定专长,具有较高文化知识素养,并且宽容善意待人和高度严格自律的新时代馆员形象。
3.2在处理好日常工作的同时,更要注重信息资源的开发和服务。象优秀教案、典型课堂实录、教例分析、试卷习题、教学补充讲义、教学经验总结等这些具有实际效用的零次文献的搜索。同时努力强化网络资源的开发,为教学、科研提供现代信息技术的增值服务。建议学校对重点学科、优势专业、权威课题的开发,建立起信息资源的服务体系,搞好信息咨询服务。
3.3强化个人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学术意识和情报意识。同时从思想上清理掉干“图书馆不需要多高的文化层次及图书馆没有什么可学”的错误认识的影响,加强自身的学术修养和学术积累,提高自身把握最新信息的敏锐性和捕捉力,在此基础上向读者及时、快速、准确地提供有用信息。
3.4俗话说的得好,“打铁还须自身硬!”学校图书馆员只有不断加强自身业务知识的学习钻研,使自己具有厚实的知识基础以及系统的理论指导,才能不负重望担当起知识信息管理与信息服务的重任。“一切为教学,一切为读者,急读者之所急,想读者之所想,帮读者之所需”应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格言和目标。
3.5保持旺盛的工作激情,做好“补缺”与“创新”。既要善于吸取同行的成功经验弥补自己的不足,或者说是缺憾。又要勇于开拓,不断创新。做到客观上能够准确把握图书馆业的发展动态,方向和规律,主观上具有运用和驾驭客观规律的能力,以便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要求。
3.6能结合工作与思想实际从理论高度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坚持求真务实。切实摒弃吹牛、浮夸之风,发扬踏踏实实干工作,兢兢业业谋发展的实干精神,言行即随地为校图书馆的持续发展和进步做出实质性的贡献。
结束语
图书收藏的目的在于供读者使用。离开了读者的使用,便失去了图书馆藏的意义。同样,图书馆员如果失去了读者的支持,也就失去了从事图书管理的意义。因为只有藏书被广大读者所利用,才能使图书知识化为智力,使精神资源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创造出满意人类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要达到图书收藏的预期目的,主要渠道就是通过图书馆形象与图书馆员形象以及相互间的依赖关系是值得广大图书馆人研究探讨的重要问题。没有良好的图书馆形象及图书馆员形象的支撑,现代图书馆的职能作用就不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图书馆员要怎么样为读者服务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图书馆业蓬勃发展的历史明确告诉人们,当今的图书馆形象内容大致可以概括为硬件和软件两部分。所谓硬件部分主要包括馆舍建筑及规模、馆藏设备的配置及利用和馆外环境的优化程度。所谓软件部分是指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我认为这是图书馆形象的核心内容,是图书馆形象的落脚点和归宿。说起馆员形象,并非泛指单一的图书馆员形象,它强调表现的是图书馆队伍的整体形象。可以说它是衡量,决定图书馆形象的根本。只有图书馆队伍的整体形象树立起来了,图书馆形象才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可以断言:没有图书馆形象的树立,馆员形象就是“无源之水”。没有馆员形象的充实,图书馆形象就因失去了“灵魂”而黯然失色。由此可见,此两种形象的建设必须并重进行,不能顾此失彼。
在论文结束之时我想就构成图书馆形象的硬件内容的奇效作用多言几句。我认为精妙的硬件建设是以充分激励广大馆员的自豪感、荣誉感和责任感,激发广大馆员的进取心和主人翁意识。广大馆员在它的激励鼓舞下,自然能够以落落大方的气质,精湛的业务技能和乐于奉献的工作态度自觉担当起为读者服务的重任并为取得累累服务硕果而努力。最终让已经树立起来的图书馆和图书馆员的美好形象得到广大读者和全社会的认可是所有图书馆人的唯一心愿!
参考文献:
(1)刘阳,信息化大潮中的图书馆员职能与馆员意识 图书馆学刊 2008(1)
(2)曹亮,学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制度 图书馆学刊 2008(2)
(3)邓彦,构建尊严:高校图书馆教育策略论 图书馆学刊 2008(2)
(4)赵华,加强图书馆形象塑造的对策 图书馆学刊 2008(2)
孟泽宇,河南开封人民警察学校图书馆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