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李风叔叔帮忙》是作家晓苏写的一篇短篇小说。作品主要写了三个事件,即“我”给李风叔叔帮的三个忙。第一次帮忙,李风叔叔的爱人周蜜想从小学调到工作量少的广播站当播音员来找“我”帮忙。“我”花钱找人把普通话证办到,李风叔叔却说周蜜嫌工资低不想去了;第二次帮忙,周蜜想跳槽去当赚钱更多的推销员,因而包揽了卖掉500斤香菇的任务,“我”请医院韩主席吃饭并劝说他买下了500斤香菇,这时李风叔叔却说周蜜已经托人把香菇卖掉;第三次帮忙,周蜜想调到待遇更好的县小学当老师,李风叔叔求“我”到吕校长那里说情,“我”不得不请局长唱歌把事情办妥,但是李风叔叔却说不用“我”帮忙了,因为他和周蜜离婚了。作品以社会风气作为背景,尖锐地讽刺了被金钱、权力异化了的李风、周蜜一干人等,甚至连“我”也没有放过,体现了作品对当下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和忧虑,以及对人性的关怀。
一.细节中的故事背景浅析
作品中虽然叙述了三个事件,但是三个事件背后的秩序大致是相同的,即李风叔叔为了爱人周蜜的工作调动来找“我”帮忙。“我”想尽办法把事情办成,却是徒劳无功。虽然总的秩序不变,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在“我”帮忙过程中的细节和插曲让人回味无穷。
第一次帮忙,“我”无意中发现了洗手间中代考人的电话号码,“我”花钱请他们帮忙却谎称是自己认识市政府的朋友,故事发生在有钱就能办事的社会境况中,即使是考试这么严肃的事情;第二次帮忙,向来很少喝酒的“我”为了把事情办成敬了韩主席满满一杯酒,但是周蜜却早就托曾经追求过她、现在已经在宜昌发迹的老同学黄克万把事办成了,黄克万曾追求过周蜜没有成功,因为周蜜已经订婚,后来周蜜却和李风离婚,去了宜昌,故事发生在崇尚金钱、权力的社会中,爱情在它们面前也是脆弱的;第三次帮忙,“我”为了帮李风叔叔,不惜让跟自己“青梅竹马”的小枣陪局长唱歌,又一次强调了权力在社会中的重要。而曾经拒绝黄克万的周蜜,却“穿得花枝招展”坐上了去宜昌的车。这些细节之所以成立,我们不得不来探讨一下故事发生的背景,即请客吃喝、拜金主义、走后门蔚然成风的社会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都不同程度的迷失了自我,不得不贴上了社会化的标签。
小说没有刻意去描写刻画社会背景,而是“把背景从文本中大量剔除”,但是丝毫没有减弱作品对社会背景给人们造成的观念扭曲提出的批判,物欲的膨胀已经将人们的精神世界剥夺殆尽了。金钱欲、权力欲充斥于社会每个角落,作品通过这些细节表现了对这些问题的忧虑、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紧迫性。
二.社会环境对人物的异化
“今天,社会物质极度膨胀,充肆于整个世界,物成了一个主体,它太强大了,非背景化了。人则成了物的玩偶与异化物。”是的,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给李风叔叔帮忙》这篇小说正是给我们展示了一个这样的世界。
作品中主要人物有三个,“我”、李风叔叔、周蜜。李风叔叔比我和周蜜大二十岁左右,我和周蜜是同学,而李风叔叔却和周蜜发生了感情并结为夫妻。作品在开头写道,周密的父母开始不同意这段婚姻,“但是,周密和李风叔叔真心相爱,父亲反对也没用,她不顾一切地嫁给了李风叔叔”。我们暂且认为他们是“真心相爱”。后面又写到“李风叔叔是个爱情至上主义者,为了每天能和周蜜在一起,他婚后主动要求调到老垭镇工作”,从后文看来,这里的“爱情至上”真是个绝妙的讽刺,既是对李风叔叔的肯定又是对他的迂腐的耻笑。作品中多次写到李风叔叔怎样爱周蜜,他一直为周蜜的工作操心,先是把周蜜由代课教师转为正式教师,又把她从油菜坡调到镇小学工作,还给她弄到了专科文凭。生活上也是如此,李风叔叔一直在照顾周蜜,不管在什么场合都叫她“蜜蜜”。退休后,为了周蜜的工作,他还几次三番“拉下老脸”来找“我”帮忙。李风叔叔已经被爱情异化了,他在爱情面前失去了自我,他成了为周蜜而活着的机器。他信奉“爱情至上”最后却失去了爱情,是本篇作品中极为深刻的一个方面。同时,李风叔叔也是一个被权力异化了的人,他信奉权力的力量。他给周蜜办到的事情都是靠手里的权力,而他来找“我”帮忙,是因为“我在老垭镇给镇长当秘书,李风叔叔以为我很有权力”。
再说周蜜,她一直被李风叔叔呵护着,是既得利益的享受者。她靠着李风叔叔的权力,一步步向上走,追求着更精致的生活。在李风叔叔退休后,她仍然不罢休,还想多次寻求更省力更有前途的工作。最后却抛弃李风叔叔,“穿得花枝招展”坐上了去宜昌的汽车。周蜜是一个典型的被金钱和权力异化了的人物,她的一生都在不断地追求物质,更多的钱更高的地位。所以她抛弃已经没有权力的李风叔叔,是一个必然。作品开头虽然说“他们是真心相爱”,但是谁又能证明她不是冲着李风叔叔当时的权力呢。作品让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就是社会中还能不能找到无条件的爱情,被金钱和权力支配的爱情能持续多久。
贯穿小说的人物是“我”,老垭镇镇长的秘书。“我”在帮李风叔叔忙的时候,学会了用钱办事,即找人代考,给局长塞钱;学会了用权办事,“我”请韩主席吃饭、请局长唱歌让他们帮忙,还让跟自己“青梅竹马”的小枣作陪。在这个过程中,“我”也被金钱和权力异化了,“我”成了这个纸醉金迷的社会环境的牺牲品。我们在读完这篇小说后又要去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会不会成为下一个李风叔叔,读者会不会成为“李风叔叔”或者是“我”。
没有这样的社会环境,李风叔叔不会再三让有“权力”的“我”帮忙,周蜜也不会陷入这样的对现实的不满足当中,“我”也不会在金钱、权力面前卑躬屈膝。所以,作品对社会环境虽然没有作正面的描述,却把社会环境的对人的异化作用很深刻地表现出来。
三.作品的人性关怀
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指出,这些小说重点在揭露封建制度和旧礼教的罪恶及其吃人的本质,故其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行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接触病苦,引起疗救注意”。现在我们没有揭露封建制度和旧礼教的问题,却面临着人们的精神境界日趋降低,迷醉于金钱、权力中不可自拔的困扰。有良知的作家们,纷纷以此为题材,想重新唤起人们对高尚人生境界的追求。
《给李风叔叔帮忙》就体现了对人性的深层探索和关怀。作品中的人物都很普通,拥有普通人的一切优缺点。他们没有很远大的理想,没有多高尚的情操,为了更高的工资、更好地工作条件疲于奔命。李风叔叔沉浸在对周蜜的爱情之中,作品对他可以说是既赞成又批判,赞成他的忠贞的态度,批判他的迂腐。周蜜盲目崇拜金钱和权力,为了更多的工资和更少的工作量多次换工作,最后“不顾一切”地同爱她的李风叔叔离婚。而这样的人现在却越来越多,他们无暇顾及别人丰富的情感,只追求外在的物质享受,作品对社会中这种现象越来越多表现了深深的忧虑,期待健康人性的回归。“我”因不好意思拒绝李风叔叔而掺入这一世俗事件中,慢慢被物欲所异化。作品虽没有对“我”表现出明显的感情倾向,我们仍可以看到作品对“我”的批判与讽刺。比如“我”在花钱找代考人员帮忙时的一系列心理活动。
作品通过对三个人物及三个事件的的叙述,表现了现在大部分人在社会大环境中无所适从、随波逐流的思想心态以及物欲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摧残,同时呼唤社会健康高尚的人性的重新建构。
参考文献:
[1]晓苏:《文学写作系统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2]刘恪:《现代小说技巧讲堂》,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3]王先霈、孙文宪:《文学理论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安之凯,男,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育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