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名著是世界语言巨匠们创造的宝贵财富,是人类语言艺术发展的伟大丰碑。它以雄伟、浑厚、崇高的时代精神,高超的语言艺术魅力,始终感召着一代又一代人,并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世纪老人、文学大师巴金说过:“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要特别注重名著的阅读及指导。在我个人的教学实践中,我尝试以“相约周四”的形式跟学生一起阅读经典名著,品味文学经典。现就《红楼梦》的个性阅读案例跟大家进行交流。
一.辅导:让“红楼”走进学生
辅导,是阅读的起点。每周的周四,我们都有一节固定的阅读课,在阅读课上,我结合自己对《红楼梦》的阅读,结合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导读》中蔡义江先生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奇书》的解读给学生做了一场阅读报告。为了消除学生对大部头作品的恐惧,我在介绍内容的时候尽量的跟学生的实际相联系,首先让学生大致了解了《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了解了作品的创作动机及主题。又借着《林黛玉进贾府》的视频介绍了主要人物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人物是作品的核心,我抓住学生熟知的、感兴趣的几个主要人物讲解,进一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唤起他们的阅读饥渴。在介绍探春时,我首先问学生是否知道她的大致年龄?学生所说大多超过18岁,其实她只相当于初中生的年龄,学生惊叹声一片。再问是否了解她的特长、爱好?一般能知道探春善写诗,于是我告诉学生探春还是个书法家,并将探春的书房布置读给学生:“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学生更惊叹不已。我继续介绍她的“才子精明志自高”,推荐阅读第56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让这些根本不会做家务的学生领略探春“同龄人”的理家之才、改革之魄力,领略同龄人的一面,学生更多的同情她、佩服她、喜欢她,就更迫切的想了解她,据此唤起学生阅读《红楼梦》的迫切感。
另外,在阅读过程中,我们也利用音像形式给学生以补充,比如,我们曾经给学生分三次播放了周汝昌先生在现代文学馆的三场《红楼梦》专题报告,并收看了刘心武等的百家讲坛节目。通过大家的展示,吸引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并高层次的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
二.阅读,让学生走进“红楼”
大部头的作品学生的阅读会相当费劲,因为需要大量的时间去阅读、去消化。我要求学生采取“化整为零”的方式阅读,具体要求:
每天保证阅读30分钟,时间自己确定,但必须确保阅读的质量。
每天读书至少10页。
每天摘记至少10行。
每周体会至少1篇。
每周周四的阅读课前,我们对学生一周来的读书摘记进行展评,对学生的读书体会进行交流,很好的促进了学生对《红楼梦》的阅读。
三.交流,让“红楼”走进心灵
每周的阅读课,我们的主要内容就是阅读交流,主要包括:
(一)人物交流
我们特别是在人物分析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每次交流突出一两个主要人物,大家围绕这一人物做文章,畅所欲言。
在交流中,同学们读出了林黛玉的做客不知为客之道、嘴尖舌利、四面受敌、心高气傲、爱使小性、为爱而死无怨无悔等,读出了薛宝钗的不苟言笑、中规中矩、热心助人、胸有成竹等,读出了王熙凤的爱显摆自己了不起、爱钱如命贪得无厌、人性胡为不计后果、得理不饶人等,读出了自己心中的四大小姐:为家族争光的元春、逆来顺受的迎春、争强好胜的探春、内向孤僻的惜春,读出了四大丫鬟:不识宝玉心的袭人、心高气傲的晴雯、委曲求全的平儿、刚烈不屈的鸳鸯等……
专题交流,让同学们的阅读更有深度。
(二)主题展示
每个学生每周都对《红楼梦》都有一篇个性化的解读,我们拿出专门的时间让同学们朗读自己的个性解读,让同学们在展示交流中互通有无。
请看同学们交流的题目:
《绛珠草还泪——写给黛玉》
《花锄洒泪——写给黛玉》
《一别西风又一年——写给宝钗》
《榴花开处照宫闱——写给迎春》
《勘破三春景不长——写给惜春》
《湘江水逝楚云飞——写给湘云》
《香梦沉酣史湘云》
《风露清愁林黛玉》
这些作品都是同学们个性化读书的展示,通过主题展示让同学们在阅读中不断的提升,并且争相创作出更精彩的作品。
(三)个性创造
《红楼梦》读得多了,同学们开始了自己的个性创造,展示出了他们独特的体会。现举两例:
其一,《红楼梦》续貂。由一个学生发起,在班级博客上发出自己的第一篇文章,其他学生开始后续,大家的热情空前高涨。你看韦裕茜的作品:
甄英莲历劫返太虚 薛宝钗风雨怀玉子
话说士隐说英莲即将难产完劫,便下凡脱度她。
只见秋菱正仰面躺在床上大口呼吸,一边的接生婆急得团团转,边急边冒汗,宝钗因有喜没来,薛姨妈在旁泣不成声。少时,宝钗闻得秋菱难产,不顾自己身上有喜,坐轿急急赶来,在旁“妹妹,妹妹”地叫着,一直到哽咽。
不到天明,秋菱便因出血过多致亡,宝钗带来的两个婆子急忙停床,宝钗坐在一把杌子上泣不成声,银红色的手帕子也已湿透。薛姨妈更悲痛,她叫到:“我的儿啊!你怎么这样早就走了!你抛下潘儿可怎么活呀!”
宝钗突然感到不适,起身忙忙地向外走去,袭人留神,赶忙上去,扶了宝钗到外屋。炊了一会子后,宝钗执意要回房再见一下秋菱。袭人扭不过。只好扶了宝钗由回到产房。秋菱逝世的当天下午,宝钗正于怡红院内看《诗经》,莺儿走来问道:“宝二奶奶,素云姐姐送来了些水果,都摆在那水晶缸里呢!吃时叫我声。”“好,你去吧。”宝钗道。
待看了几段后,宝钗开始想入非非,她想起宝玉,才新婚几个月,宝玉就抛下她走了。越想宝钗心下越发酸。宝钗想:“哭坏了身子对宝玉给我留下的孩子不好,倒不如给孩子起个名字!”宝钗因天晚,便在莺儿的催促下,合衣倒下。
第二日子时宝钗便起床来了,呆坐在床头什么也不说,默默地想着自己的儿子的名字,叫什么好呢?贾桂吧。
其二,“红楼诗社”。班里的几位小“才女”效仿《红楼梦》中探春她们也创办了自己的诗社,一般利用周四午饭的时候活动,轮流“坐庄”,立命、限韵,写出了不少不错的文章。比如,她们在“汶川”大地震之后创作出了如下的作品:
山崩地裂蜀鸣萧,惨不忍睹亲人遥。眼神透出思念情,哀伤独自暗悲廖。
潸然泪下空惆怅,未卜天堂可萧条?一曲悲歌愁绪释,众志成城志气豪。
抗震救灾齐成城,心照不宣印卿卿。捐款捐物表爱心,献血献情同叮咛。
神州大地共悲伤,泱泱大国心已凝。青山绵延情难了,绿水流淌屡送情。
蜀地连震起波澜,人心惶惶不能眠。残墙断壁添悲切,灾区人民泪似泉。
总理亲临来慰问,兵分四路去救援。争分夺秒奔灾区,只恐万命丧深渊。
(上为许元杰的)
卧龙初震势巍巍,青竹松柏天育培。忽闻山动地颤抖,人畜惊忙望腾飞。
双目滴泪湿肺腑,万众齐心心向背。上天瑶池何寒冷,凡间人情暖赛桂。
童子泣涕母未归,三尺之躯困倚谁?母爱师爱天下爱,物贵房贵价忽回。
水泥板下压美梦,金钢钻前无心碎。英雄双臂护幼草,橄榄枝上映光辉。
(上为张维嘉的)
巴蜀大地强震摇,中华民族不屈挠。救人抢险人心齐,众志成城毅气豪。
塌房毁屋心不死,重建灾区赛波涛。大家协力又齐心,灾难面前比惊滔。
天上明星亮晶晶,地下人心泣嘤嘤。未卜亲人身何处,已明事理愿天清。
不顾己身先士卒,盼来他人心安宁。十三亿亲神州人,怎能无缘与天晴?
(上为韦裕茜的)
相约周四,让我和同学们享受着《红楼梦》带来的快乐和喜悦,同学们在这专题性的阅读中张扬了自己个性,提升了自己的文学修养。
于宪平,教师,现居山东临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