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0年第12期 ID: 157620

[ 王颖君 文选 ]   

山东乳山方言中的语言塔布

◇ 王颖君

  一.语言塔布的介绍
  “塔布”一词源于太平洋中汤加群岛的汤加语的Taboo,意思是对“神圣或邪恶事物的避忌”(《朗文现代英汉双解词典》)。1777年,英国探险家库克(James Cook)到达在太平洋的汤加群岛,在与当地土著居民接触中,发现他们称之为“塔布”的有趣社会现象。比如,某些东西只允许头等人佩带,一般人不准许使用;有些东西被当作特殊用途而不能用于一般目的等。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受尊敬的神物不能随便使用,另一方面是受鄙视的贱物不能随便接触。后来“塔布”一词广为流传,并且应用于人类学、社会学以及语言学的研究之中。
  语言本身是与劳动同时发生和发展的一种那个社会交际工具,但由于对自然现象和自然力不理解的环境里,语言容易被人们和一些自然现象联系起来,或者是和能给人类带来祸福的自然联系起来,这样语言就被赋予了一种它本身所没有的超人的感觉和超人的力量。因此社会成员就会以为语言本身能够给人类带来幸福和灾难,会以为语言是祸福的根源。所以谁要是得罪它,就会得到加倍的惩罚;反之,谁要是崇拜它,就会得到庇护和保佑。这就自然而然的导致了语言的禁忌和灵物崇拜。
  “塔布”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人类的原始时期就已经有了,因为人们对自然界没有充分的了解,而给语言披上了神秘的衣纱,因而有了“语言塔布”的存在。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语言的灵物崇拜(语言拜物教),一是语言的禁用或代用(委婉语词和鄙视语词)。可以说它与文化现象是分不开的,任何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语言塔布。正如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罗常培先生说过的“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这个民族过去的文化靠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也仗着它来推进”。
  从这个可以看出,语言不仅是我们个个民族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且还是我们民族的文化得以流传的重要的载体。因此语言塔布就不可避免的带有民族或地域文化的色彩,其形成与宗教文化、社会习俗及民族心理等深嵌于文化深层的不同的文化观念密切相关,因而更具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威海乳山及方言的简介
  乳山市位于山东半岛东南端,北纬36°41′至37°08′,东经121°11′至121°51′。东邻文登市,西毗海阳市,北接烟台市牟平区,南濒黄海。东西最大横距60公里,南北最大纵距48公里,总面积1668平方公里。乳山市海岸线西起乳山口,东至浪暖口,全长185.6公里。乳山方言属于官话中中原官话的胶辽官话区。按照钱曾怡先生的对山东方言的分类,乳山方言属于山东东区东莱片。
  三.乳山方言塔布的分类
  语言塔布包括禁忌和避讳,与崇拜可谓是天生的一对,因为趋利与弊害是矛盾的双方。因崇拜长寿、富贵,所以避忌夭折、贫贱;因崇拜美善高雅,所以避忌丑恶、粗俗。语言塔布是建立在神灵崇拜和巫术信仰的基础上的一种民间信仰,大多带有迷信的成分,要严格遵守的,一旦犯了禁忌,就要想办法破解。而平常的避忌,而是和爱憎情感、道德观念有关,犯了禁忌没有信仰上的恐惧,只有感情上的不悦和道德上的内疚。
  1、关于人的身体缺陷、生理器官及人的生理现象的语言塔布
  在乳山话中与人的身体缺陷、生理器官及人的生理现象有关的词语在日常交际中是不能说的,除非你在和别人吵架。例如:有句俗话是“守着矮人不说短话”,意思就是你不能当着某个有身体缺陷的人说关于这方面缺陷的话。
  男女的生殖器官是不能说的,与它们读音相近的也不能说;还有要避免说操(cao)这个音节。
  女人来月经是很正常的生理现象,但不会直接说,而是会说“来事情了”等等。
  2、日常生活家庭中的语言塔布
  “忌讳”生活中对“醋”的一种称呼。醋是我们吃饭时一种很重要的调滋味饿佐料,,尤其是吃饺子的时候。但吃的时候你不能说吃醋,你要说吃“忌讳”。这可能是因为“吃醋”的引申义用的频率很高,以至于人们一说“吃醋”这个词,就会不假思索的想到“恋人之间由于嫉妒而产生的酸溜溜的感觉”,所以用“忌讳”来代替“醋”。
  忌讳说“四十一”,尤其是年龄上的四十一。听老人说是因为在这一年运气很差、诸事不顺,为了逃避“四十一”岁的厄运,就跳过这一岁不说。所以当你问别人的年龄,而此此年正好四十一岁时,他不会说他自己的年龄,有时会风趣地用两个数相加而得出十一。而且在四十一岁的生日时,父母会送给子女红色的内衣,希望子女顺利的过完这一年,还要特意邀请亲朋好友来庆祝,以避邪。
  亲朋好友过生日送礼物的时候,不能送钟给他们,因为在乳山话中“钟”和“终”同音,“送钟”就是“送终”,因而为了吉利是不能送的,是诅咒别人的一种行为。
  忌讳说“黄鼠狼”而称其为 “黄仙”。据说是因为它是有灵性的动物,能给人以祸福,年深日久还会修成仙,变成人行。如果人们能满足它的要求,它会报答人们的,否则人们将得到报复。
  忌讳说“蛇”而称其为“长虫”或“小龙”。原因有两种说法:一是因为蛇在以前也是被看做神虫的,据说它到了谁家,谁家就会添财;伤害它就会有灾祸,因此人们只好根据它的形体称它为“长虫”或“小龙”;一种是因为“蛇”和“折”在乳山话中同音,“折”有“亏”的意思,所以为了避忌,称“蛇”为“长虫”或“小龙”。
  3、行业的语言塔布
  渔民忌讳说“翻”。因为渔民靠海吃饭,他们对大海没有驾驭的能力,海浪经常会打翻他们的船只,给他们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所以为了能够在海上安全的作业,他们是不说“翻”字的。例如家人或朋友在吃鱼的时候,鱼的一半吃完了,需要吃鱼的另一半的时候就会说“把鱼划过来”,而不能说“把鱼翻过来”。
  买卖牲畜的人忌讳数字“4”和数字“8”连在一起。因为数字“4”和数字“8”连读时读音近似于“死吧”,是在诅咒牲畜死亡是不吉利的,所以为了吉利一般会避开数字“4”和数字“8”连在一起。比如一头牛的价格是4800,但因为“4”和“8”连在一起了,要避讳,所以最后的成交价格是4750。
  忌讳说“蒜”,尤其是商人。这是因为在乳山话中“蒜”和“散”同音字。“散”字有“钱财散尽、家人走散”的意思,所以要避忌,用“意和菜”来代替“蒜”。在合伙做生意的家里更是忌讳说“蒜”。
  4、婚嫁丧亡的语言塔布
  结婚的时候摆放的水果中不能有梨,因为“梨”和“离”同音,且在乳山话中说“某人离婚了”时就直接说“某人离了”,因此为了趋利避害,结婚那天是不会有“梨”的。
  忌讳说“死”。当有人去世时,家人、亲朋好友以及不相干对的人都不能说“谁死了”,而要说“谁走了”或“谁没有了”。尤其不能当着面说,因为那是对其家属的不尊重。
  5、节日的语言塔布
  忌讳说“饺子破了”尤其是过年的时候。煮饺子的时候,如果饺子有破的,你不能说饺子破了,你要说饺子“挣”了。因为“破”有“破财”之意,你这样说了,会感觉很晦气的。尤其是在新年,它本来是预示新的开始,大家都希望这新的一年诸事顺利,这还没有开始就碰到这么一句话,会很丧气的。在正月初一这一天,忌讳打破物件,也不能说“破”或与“破”同音的字。原因也是如此。
  忌讳“米饭糊了”。做米饭时,如果米饭糊了,你不能说“糊了”,要说米饭“长”了。因为“糊”在乳山话中有“某物面目全非”的意思,所以会用“长”来代替它,以求吉利。
  四.小结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语言塔布与当地的方言及其文化有着重要的关系。掌握了一种语言或方言的语言塔布能够保证交流顺利进行,减少或避免不必要麻烦的产生。乳山方言的语言塔布和乳山方言的读音以及地域文化有很大的关系,同时也有和中华民族的传统有关。
  
  参考文献:
  [1]陈原.社会语言学M. 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
  [2]钱曾怡等《山东方言的分区》,《方言》1985年第4期。
  
  王颖君,女,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08级硕士生。

山东乳山方言中的语言塔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