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0年第12期 ID: 157562

[ 李大艳 文选 ]   

个性化教育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 李大艳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今的国民对教育公平的渴望比任何时候都强烈,对教育公平的追求也正在由公平享受教育向公平享受优质教育过渡,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平享受优质教育的诉求,培养符合21世纪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都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更新教育理念,探索新的办学体制,发展多元化教育,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获得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
  近年来,中小学校外辅导市场风生水起,发展迅猛,个性化教育辅导机构,尤其受到家长和学生的青睐。究其原因,个性化教育契合了教育本身的发展规律,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不足,满足了众多家长和学生对教育个性化的需求。进入21世纪,人才的培养,越来越个性化了,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人的天赋和才能本身就存在着差异,把他们放在一起进行整齐划一,一个模式,一种手段的教学,显然不能适应他们发展的需要。美国教育试验家,沃斯柏恩(音)曾尖锐的指出,把不同的儿童铸成同一种模子的强势教学,不仅没有效果,而且是有害的甚至是残酷的,个性化教育把每一个学生个体作为关注对象,对每一个学生个体进行因材施教,给每一个学生个体量身定做最适合的教育方案,最大程度地做到了以学生为本,育人为本。
  个性化教育是一个古老而现代的话题,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实际上就是我国最早的个性化教育思想雏形,我国春秋时期的私学,汉代以后的私塾,就是对学生逐个进行教学,国外对个性化教育也有很多研究和实践。个性化教育是未来教育的重要特征,他要求在教育中特别注意受教育者的能力,心理结构特征,及个人兴趣动机和要求上的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加强他们自主学习,培养学生个性特征。
  这个话题之所以热门,这是因为:第一、我们强调以人为本,人的禀赋,资质千差万别,这就要求我们学生以实际出发,为他们发展提供适合的教育,而不能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个性化教育最能满足这个要求。第二、个性是创新的基础,只有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才能培养创新人才。第三、实现教育公平的要求,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是一种理想,一种境界,也是一种实践。教育公平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起点公平让所有的人都能够有学上,这个比较容易做到,实现过程的公平即因材施教,这就比较难了。只有过程公平才能实现结果公平。也就是让人人成才。搞个性化教育就是为了因材施教。在2500多年之前,孔子近乎完美地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2500多年之后的今天,一个更趋完美的个性化教育,成为热门的一个话题。育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要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培养各方面均衡发展的人才,改变千人一面的教育、缺乏个性的教育,要减轻学生的负担,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从最早个性化家教,到个性化辅导,个性化教育,这几年我们国家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和实践,我国建设了将近200家的学习中心,过去几年里面服务的学生也是数以万计和十万计,我们也希望利用这次峰会的机会,能够把过去几年积累的一些对于个性化教育的理解,呈现给大家,在未来我们共同努力,能够帮助个性化理念在深度和广度上有一个全方位的提升。
  时代发展到今天,赋予个性化教育更深刻内涵。并且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个性化教育和个性化辅导的模式,最近几年已经成为了很重要的,甚至是主流的教育方式。这比我们一开始孤独呐喊的时候来比,我们真的觉得现在很欣慰。看到个性化教育在全国正遍地开花,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越来越多人推动,我们作为在这个领域里面最积极的倡导者感到真的很兴奋,并且我们积极地看到,面向未来十年中国教育个性化纲要里面,也把个性化教育提到很高的地位。国家鼓励倡导个性化教育发展,个性化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触及到教育本质的内容。我们认为个性化教育发展刚刚开始,可以说万里长征只走了第一步,还需要更多的人去关注支持它。
  让我们为教育的个性化贡献一份力量,让我们的学生受到最好的个性化教育,个性化教育呼之欲出。
  
  李大艳,教师,现居江苏江都。

个性化教育是我们的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