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1年第5期 ID: 155774

[ 刘雪侠 文选 ]   

我的作文教学心得

◇ 刘雪侠

  在作文已占据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的今天,作文教学尤显得重要,对于一些语文功底好,有着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写作习惯的同学来说,写作是一件快事,连着两周不写,他们就会问“为什么不写作文”,有的同学竟喊道“写作文,写作文”。这样的同学能占到三分之一左右,另有大部分同学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老师布置就写(当然也能写出来,只是文章较平淡没有文采)不写也无所谓。还剩少部分就是听着作文就头痛,写起来像挤牙膏,一字一句向外挤,更有甚者就不写。我们老师一谈作文就是什么题材、构思、结构,什么修辞等使文章锦上添花的技巧,对于第一类的同学,因为已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写作习惯,不用老师过多的讲解,只要稍加鼓励,他们便热情更高,兴致更浓。对于第二类同学就需我们老师花一些心思去引导。而第三类同学常被老师忽视,认为他们写不出就算了,硬逼他们就抄一篇交给老师。其实这类同学就更需老师去留心,寻找写作的契机,因势利导,从而做到水到渠成。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些喜欢写作文的同学是因为他们把写作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正因为如此,他们心情愉悦,大脑皮层兴奋,这样才能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细胞,写起来也才能文思泉涌,很快的就能完成一份高质量的文章。而不喜欢写作文的同学,一提起作文就像孙悟空带上紧箍咒一样,头痛不已,哪还有心情去挖空心思想材料,布结构呢?如何克服这种心里,我认为,首先要去掉畏难情绪,转变思想,不要认为作文难写,相反,要认为作文好写,就是写学生自己生活、感受的,何难之有?第二,要开动脑筋,在转变思想的前提下,想想自己的生活,包括学校的、家庭、社会的、大自然的,找米下锅,我在几次的作文课做了一些引导,写下来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一次作文课,题目是:难忘……(人或事)【成长的过程或多或少,或大或小会有一些人或事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请记下这些难忘的人或事】,于是很多同学开始构思、谋划,列提纲打草稿,有的同学就直接奋笔疾书了,不一会写作快的同学已写好一页多,而那几个平时懒于写作文,动不动就想抄别人作文的,还在那无动于衷地坐着,好像作文是别人的事与他们无关似的,于是喊到讲桌前一个个询问“为什么不写作文?”“不会。”异口同声,稍微沉默了一会后,我注意到一个同学额头上有一个不小的疤,我问“怎没回事?”“过马路时摔的。”“什么时候?”“五年级。”“你都初二年级了,已经四年了,你怎么还记得的?”“当然记得了,那是我们第一次过铁道去扒龙虾,回来的时候过马路,我被吓得磕倒了。”“怎么吓的?”别的同学赶快补充道“一个同学被轧死了。”我的天呢!太恐怖了,太可惜了,一个幼小的生命。“你害怕吗?”“我都快吓死了,刚开始那几天天天做恶梦。”“现在忘了吗?”“没有。”说一说过程吧,于是他谈到他们如何计划,如何扒龙虾,回来时如何兴奋、打闹,结果没注意被车碰到,及他们的恐怖,说完了我说这件事难忘吧,四五年了,你仍然记得清清楚楚的,估计恐怕一辈子都不会忘,生离死别呀,这件事不能写吗?把刚才所说的过程写下来,再写写你的感受,这不就是一篇很有内容的作文吗?会写了吗?“嗯”“为什么刚才说不会?说明什么问题?”“懒。”“懒得动脑子。”除此之外,想想还有别的什么可写的没有,想了一会说“有”,好,那就选其中的一件事写吧,这个不会写的也会写了。
  接着,我喊另一位同学,“有什么可写的吗?”“没有。”“挨过训吗?”不好意思的低头无语,“为什么挨训?”“不认真完成作业,还有上课说话。”自初中以来表扬过你吗?”“表扬过。”“上学期我考试进步了十个名次,还上台领奖呢。”“高兴吗?”“当然高兴了。”“你忘了吗?”“没有,能写吗?”“能。”写你是如何进步的,取得成绩尤其是上台领奖的那种高兴心里进行细致的描写,当然还可以写写你难忘的受批评,犯了什么错、过程、教训,这样反正对比,文章内容不就很丰富了吗?
  两节课后,他们完成了作文,经过修改润色两位同学都超常发挥了他们的作文水平,写出了有深刻内涵的作文,其实这才是他们真正的水平,只不过他们的才华平时被他们自己给埋没罢了。
  这是叙事类,每个人都曾经历过许多的事,只不过是这些事没引起他们的注意,只要开动思想回顾过往总还有一些事情值得我们去写的。
  同样,只要用心去想,写景类的也不是很难,如在学过《桥之美》时,让学生写家乡的小桥,一个同学不假思索的说“就是一座破石桥,有什么可写的?”我连续问了几个问题,桥是建在哪里的?河里有什么?水上长什么植物?河边长什么?河边的人干什么?岸边近处是什么?远处是什么树林?水里有什么(鱼虾)?颜色,形状,河里的人干什么?清晨、正午、傍晚,景色都一样吗?加一点想象,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几个问题之后,让他们写了起来,刚刚那个同学写道:
  家乡的小桥是那么的迷人,站在小桥上顺着河水远眺,波光粼粼,小河像一条镶满钻石的飘带,飘向远方。河里有成群的小鱼儿,它们顶着大大头,几乎透明的身子在水中来回穿梭,好像在赶集一样热闹,莫非鱼儿也有集市,瞧这一条大的,它好像不屑于和小鱼儿玩耍,独自呆呆地不动,小伙伴们看到了,偷偷的溜到鱼身边想去抓它,哈,想错了,大鱼早蹿了,只留下尾巴划出圈圈涟漪。那边一片莲藕,现在是夏季,少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景致,但蜻蜓立在荷花上,在我看来更有一番诗意,请想象一下,那粉红的花瓣,嫩绿的莲蓬,金黄的花蕊,配以红蜻蜓,绿蜻蜓,还有比这更美的诗情画意吗?再说那伞盖般的荷叶,更给我们带来无尽的乐趣,清晨露珠洒上面,阳光下熠熠生辉,微风中随风摇摆,总也不想离开荷叶,好像那是它温暖的家。下雨了,小伙伴们摘荷叶当遮雨的帽子,真好玩。有时母亲用荷叶蒸馒头,那蒸出的馒头格外的香。小桥边一棵歪脖子柳树,很粗壮,不知为何它侧着身子,半歪在河上,难道是为了在河里照影?可不是吗,瞧,它那细长的枝条,垂到水里,就像多情的少女在顾影自怜。
  家乡的小桥看似破破烂烂,原来她竟如此多情,美丽。
  由以上两个例子来看,对于不会写作文的同学只要我们老师留心,寻找他们的写作契机,加以耐心引导,还是能写出很好的文章的,正如一句话所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我的作文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