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1年第5期 ID: 155715

[ 王龙飞 文选 ]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

◇ 王龙飞

  内容摘要:如何更高效的把多媒体技术应用到中学语文教学中还没有一致的定论。本文旨在通过介绍多媒体在中学语文课堂的应用现状,主要对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的利弊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一点关于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该如何应用的建议。相信,通过不断的探索,一定有更科学的方法把两者相结合。
  关键词:中学语文 多媒体应用 利弊
  
  一 多媒体技术走进中学课堂
  
  目前在很多的条件相对优越的中学已经实施了多媒体教学,很多老师和学生在这一技术下,收获颇丰。什么是多媒体呢?“多媒体”是指能够同步的获取、处理、编辑、储存和展示两个及以上不同类型信息媒体的技术。多媒体辅助教学走进中学课堂,是以信息技术发展为基础的前提下,在新课改的要求下的一个举措。由于多媒体展示能够给课堂带来更多的“视听盛宴”,进一步为中学课堂所接受。
  
  二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首先,作为一种视听结合的手段,在与传统的“一人一口一黑板”的教学相比显然给同学带来了更高的学习语文的激情。我们都知道在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很难有一种实际的操作手段去吸引学生,我们总是花费不少的精力在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上,大大的浪费了我们课堂的有效教学时间。而多媒体技术则以其新颖的方式打破了课堂的“寂静”,成了吸引学生注意力,勾起学生学习兴趣的赢家。比如《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王熙凤的出场是比较特别的,文字的描述在与视频的竞争中却显得“苍白无力”。再如《三峡》一文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对三峡做一个直观的介绍,这些手段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起了很大的作用。其次,对媒体技术可以让课堂知识更容易被学生“吸收”。多媒体技术把传统的平面教学转化成了三维立体效果。心理学实验证明,更多的感官综合起来的记忆效果,要比单一的感官刺激有效的多。人类获取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因此多媒体技术大大的提高了课堂的有效吸收率。这种既可以看见又能听见的教学方式比教师单一的讲课能有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成绩。最后,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的让课堂知识融汇,提高课堂的容量。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之内,要想把更多的知识讲授给学生是完全不可能的。但是多媒体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打破了传统课堂的限制,比如在很多知识的介绍上面,我们可以更加显而易见的展示给同学们。同时,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可教师板书的不足,提高了效率。当然,在具体的教学方式操作上,也引发了许多变革。比如学习陶渊明的《读山海经》(之九),我们可以在课件上展示其它部分组诗,这样可以更好的扩展同学们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三 多媒体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劣势
  
  首先,多媒体教学有可能会降低文本的应用。众所周知,语文教学是要以文本为基础的,只有带领学生把文本理解透彻,才能更好的学习语文这一科目。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过于注重课件的“力量”,在不经意之间就忽视了文本的有效性,从而使中学语文教学陷入了一种误区,没有文本语文依旧进行。其次,多媒体技术应用过多,喧宾夺主现象产生。一部分教师认为多媒体设计的越复杂,花哨越多,就越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课堂气氛,活跃课堂。所有很多教师的课件插入了过多的效果,甚者,已经遮掩了主要的教学内容。凡事适可而止,物极必反。我们在课件的制作上一定要把握度,让课件在教学中“量力而行”。最后,由于这一新技术的应用,导致很多“盲点”的出现,很多教师不知道如何把原有的语文授课方法和新技术融会贯通,比较困惑,最终反而降低了课堂的效率。
  
  结语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中学语文教学发生了一次革新。这条“改革”的道路如何走好,如何做到“引进来”“融进去”一直是广大语文教育者和研究院所困扰的问题。经过一些了解和分析,笔者认为,多媒体要想切实的和中学语文课堂接轨,必须做到传统和现代的兼容并包,那么如何具体实施,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