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1年第5期 ID: 155745

[ 安彦旭 文选 ]   

学风建设中少先队组织的骨干作用

◇ 安彦旭

  学风建设作为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办学思想、培养目标、教学质量、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是学生思想品德、文化知识、学习精神和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模范作用,对于促进学校学风建设有着无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一、少先队工作与学风建设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有机体。学风建设又是学校文化传统、办学理念、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是学校办学思想、治学态度和教学原则的综合展现,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群体人才的重要举措,是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少先队工作要针对当前学生思想教育中存在的诸多缺陷和问题,紧密结合学风建设的迫切要求,认真研究,逐步完善,整体提高。
  二、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在学风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以德育促学风。少先队组织建设是农村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力推动者和具体实践者,充当着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思想品德教育应成为学风建设的切入点,成为帮助学生转变成长观念,从小树立远大理想的主阵地,通过开展班会教育、升旗教育、“红领巾”读书活动教育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学风建设的各个方面。教育学生从小牢固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价值观、人生观,确保少先队活动充满生机和活力,成为学风建设的主阵地。
  三、以促进学风建设为依据,强化少先队组织建设,发挥少先队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学校少先队组织是学校德育组织的实施机构,是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单位。少先队组织建设的目标任务要和学风建设有机结合在一起,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经验,谋求新途径,使学校少先队组织从根本上活跃起来。少先队组织要根据学风建设的总体目标,按照“有组织、有计划、有活动、有作用、有总结”的要求,结合“把握主题、拓展内涵、创新形式、提升效益”的基本原则,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实践活动。
  四、以少先队组织“创先争优”为契机,以少先队干部为核心,使少先队组织成为学风建设的纽带和桥梁。“创先争优”机制是新形势下做好少先队各项工作的有效载体和有力抓手,各级少先队组织一方面要积极为优良学风的形成建言献策;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成为学风建设明显好转的忠实实践者。“创先争优”机制能进一步明确优良学风建设的奋斗目标,有助于少先队组织改进思想观念,提升整体战斗力、凝聚力和服务水平。一是要认真制定计划,细化创先标准;二是要突出重点,强化典型作用;三是要完善激励机制,加强评比;四是要把各项活动落到实处,提高活动的普及性和时效性。学校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最大限度的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鼓励学生从自我做起,按照学风建设的目标要求。认真谋划活动方略,细化活动目标。努力推动学风建设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五、少先队工作与学风建设都需要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少先队工作是学风建设的生力军。学风建设工作关系学校工作的主要方面,因此,在少先队工作中,要牢固树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的办学理念。要充分发挥教师在学风建设中的主导地位,正确把握少先队工作与学风建设的必要联系,充分调动广大教师主动参与少先队工作的积极性与自觉性。制定好学风建设和实施计划,开展好各种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素质养成的实践活动。加强少先队工作的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思想建设。把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勤奋学习、立志成才的接班人。只有这样,学风建设才能取得实效,才能保证教育教学的各项任务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
  优良学风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投入和补充。少先队组织要始终把促进优良学风形成作为转变学习方式,发挥骨干作用的有力平台,通过开展“组织引导、严格管理、创新机制、拓展方式”为主要内容的学风建设活动,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风建设纳入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

学风建设中少先队组织的骨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