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1年第5期 ID: 152852

[ 谢芳红 文选 ]   

浅议“双导”工作在图书管理中的作用

◇ 谢芳红

  [摘要]“双导”工作不仅在图书馆现代化的管理和服务育人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馆员也具有潜化效应。
  [关键词]“导借”作用;“导读”作用;潜化效应
  
  高校图书馆被视为学生的“第二课堂”,是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知识的摇蓝,是为学院教学和科研服务的部门,丰富的馆藏资源只有充分的被师生利用,才能发挥文献信息的效益,真正体现图书馆的社会价值。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好坏,与馆员的整体素质,专业水平是分不开的。特别是“双导”工作在读者的服务工作中尤为重要,作用不可忽视,它拉近了管理员与读者之间沟通的距离,促使管理员能从中了解读者更多的知识需求,推广服务,带动图书馆工作的全面发展。所谓“双导”指的是导借和导读,是指图书馆利用馆藏文献资源,宣传媒体指导读者借什么书,读什么书,多读书,读好书,引导他们利用图书馆搜集查找文献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情报意思,补充和延伸他们课堂外的知识,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对学生以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导借”的作用
  
  1.减少读者盲目选书的误区,搞高馆藏的利用率
  高校图书馆是书籍的海洋、信息的宝库,它拥有图书信息资料的多少,直接影响着高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的质量,也常被视为观察和衡量一所高校水平高低的窗口和标志。所以,各高校图书馆普遍设有采编部、期刊部、阅览部、电子信息部等,用了大量人力、财力组织来丰富馆藏的图书信息资源。图书馆吸取和借鉴了超市的全开架管理方式,全开架开放,但面对这么多的信息资源,并没有被学生很好的利用,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对图书信息了解不够,走进开架书库,常常是盲目地、心中无数地在一排排书架之间徘徊,转来翻去,不知借哪本书好,东看看,西翻翻,很盲然的,又不向管理员咨询,怕遭到拒绝。最后借走的是一些一般的书籍,甚至很老旧的闲杂书籍,真正与专业关系密切,高质量精品图书和经典名著,借阅率并不高。乱架现象也尤为明显。通过导借工作的开展,可以减少读者盲然选书的误区,通过管理人员的过问和引导,加深了读者对图书馆各库藏书情况的了解,提高读者找书和借书的效率。
  2.减少库室藏书的乱架率,缓解工作人的整架压力
  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每年学生的人数在不断的增加,图书馆的藏书量也在逐年增加,而管理人员并没有增加,劳动强度在增大,库室乱架现象很明显,有时管理人员为了找一本书,要从10多万册书中去找到一本书,如同大海捞针,经常整架成了管理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既浪费时间,又增加了劳动强度,管理员倍感疲劳,精力也有所分散。通过导借工作的开展,主动接近读者,增加亲和力,减少陌生感,相互之间建立彼此的尊重和信任,使读者能自觉遵守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养生良好的借书习惯,使用好代书牌。这样有利于减少库室藏书的乱架率,缓解工作人的整架压力。
  3.架起管理员与读者沟通的桥梁
  图书馆工作的所有活动都是围绕读者展开的,是为读者服务的。“一切为了读者”、“为一切读者服务”是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服务质量的好坏,都可以通过读者工作的实践,在读者利用藏书的过程中反映出来,并得到衡量和检验。馆员通过“导借”服务,主动接近读者,了解读者的需求,常用图书的类别,兴趣和爱好,借阅的倾向,向他们推荐他们感兴趣的书和专业性比较强的读物。调动他们借阅的积极性,无形间馆员与读者之间形成一种良性互动关系,彼此尊重和信任,消去读者顾虑,节省了找书的时间,加强了读者与管理员之间的沟通,使图书馆庄雅、温馨的环境和充满人性化的文化氛围,优质的服务形成了和谐美,将吸引更多读者的到来。有效地发挥图书馆的职能作用。
  
  二、“导读”的作用
  
  1.对学生的读书提供一些必要的指导
  大学校园是一个活跃的群体,大学生来自四面八方,他们的年龄特征、性别特征,兴趣爱好,需求各异。从读者的阅读需求来看大概分这几种类型,第一种是学问型,第二种审美型,第三种满足型,第四种猎奇型,第五种休闲型,第六种空虚型,管理员要有耐心和爱心,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对他们借阅需求的图书信息资料要做到心中有数,区别的加以阅读指导。如:有些刚刚步入大学的新生,初到图书馆感到人地两生,面对浩瀚的图书如入茫茫书海,什么都想阅读,课外阅读的目的性还不明确,阅读的兴趣广泛而尚末形成中,特别有大多数农村来的学生,面对书海,什么都想读读,阅读兴趣含有“猎奇”的因素。通过开展“导读”活动,管理人员热情引导,向读者介绍馆藏情况,库室的藏书特点,书籍的类别,新书的推荐,使读都能有目的地选择适当的课外读物。很快找到自己需要的图书,对于进入阅览室的同学,能够适时、适当的主动向同学们提出需要何种帮助,并努力满足学生的借阅需求。这样,图书馆的阅览室才能有效地发挥职能工作,成为读者学习的好处所,使优雅的环境和安心学习的读者形成和谐的美。
  2.掌握读者的阅读动机和阅读兴趣,丰富馆藏资源
  图书馆收藏的文献资料必须广泛交流、使用、才能使文献中凝聚的知识被人们认识、理解和应用,读者是图书的传播人,管理员通过深入了解读者、研究读者的阅读动机和阅读兴趣,分析读者的阅读规律,从而培养读者良好的读书习惯。并做好优秀图书的宣传推荐工作,引导学生正确选择阅读内容,根据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开展新书展览或推荐活动,并不断调整藏书体系,充分利用各种服务手段,很好地满足读者需要的多样性。图书馆应该充分认识到在高校中的育人地位。要通过开展读好书、评书月活动,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师生的鉴赏力;通过编发图书快讯、新(好)书介绍等栏目,挖掘、开发文献资源,提供信息服务,提高图书利用率;通过举办读者导读讲座、图书资料讲座等,讲授读书要领及读书成才体会,引导学生读好书、善读书,奋发学习,立志成才。通过这些活动,丰富馆藏文化。
  3.呼读工作对青少年和弱势群体的作用
  青少年是祖国的末来和希望。但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他们思想上还不成熟,加上独生子女多,家庭教育也存在一些弊端,他们情绪很不稳定,容易受不良风气的影响,以自我为中心,图书馆应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对他们进行宣传、引导和辅助,对培养他们自强,自立,不畏艰难、诚实守信的健全人格以及社会适应能力起到很好触进作用。二、构建和谐社会,要关心弱势群体,在经济上要援助他们外,在文化素质上更要扶助他们,通过知识援助和信息援助帮助他们摆脱困境,振作起来,鼓起生活的勇气。图书馆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向他们提供学习场所,给他们关心和指导,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对生活热爱,通过“双导”作用的开展,使他们明白,图书馆没有贫贱之分,高低之分,对每个人都是一时同仁,时刻欢迎他们,希望他们经常走进图书馆,用知识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丰富自己,乐观地面对未来的生活。
  
  三、“双导”工作的对馆员的潜化效应
  
  促使管理员加强学习,端正位置。优秀的馆员是图书馆工作的推动者。导借工作、导读工作时刻渗透在服务育人的各项活动之中,每一项读者工作活动需要恰到好处的“双导”工作的介入。导借、导读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效果,藏书的利用率。双导活动的开展,触使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端正自己的位置,不要再认为指导读者借阅书是教师的事与自己无关,自己的工作只停留在满足一般的“借借还还”的管理,低水平中徘徊。这样下去,在读者心理往往容易形成一种不好的的印象,好象图书馆管理员与读者彼此无关,图书馆员的工作很无水准的。谁都可以胜任。这种缺少压力,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状态,必须会被图书事业的发展所淘汰。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的工作也在由量变向质变转化,以前那种“被动式服务”很难适应图书工作需要。自图书馆实行应聘上岗,强调学历和专业以来,能者上,庸者下。工作人员已经意思到危机感和紧近感,在不断加强学历学习,业务学习,不断给自己充电,努力提高文化素质和业务技能。图书管理员只有具务知识全面,专业扎实,技能过硬的本领,才能为读者“书山”引路,“书海”导航。
  随着人们对知识和情报的需求日益广泛和迫切,传统图书馆那种“以坐等人”的陈旧模式将被“主动服务”的新格局所取代,以后衡量一个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好坏,是看它为读者服务的实际效果,图书的借阅率的多少,大力开展现代的“双导”工作,是适应图书馆发展必然趋势,图书馆应将“双导”工作列为中心工作来抓。
  
  参考文献:
  [1]段汶君,试论高校图书馆的“双导”高校图书馆工作[J],2006(3)
  [2]吴丽华,掌握读者借阅心理提高服务质量,图书馆杂志[J],2002(3)
  [3]王木番,青少年课外阅读存在问题及对策图书馆理论与实践[J],2002(3)
  [4]闻燕,开架借阅不能忽视导惜的作用,图书馆研究与工作[J],2001(1)

浅议“双导”工作在图书管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