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程改革下,结合教学实际,探索了真正从思想上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数学”为“用数学”,变“灌输教学”为“共同探究”,变“单一媒体”为“多种媒体”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课程改革;共同探究;创新型;主动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中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新课程指导《纲要》要突破以往教改中着重从教师教的方式转变为学生学的方式。因此,我在教改实验中,就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以下几方面的肤浅探索。
一、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新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就学习数学而言,学生一旦“学会”,享受到教学活动过程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数学。因此,教学设计要促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保证教师施教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激情,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能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新知识。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良好的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活动及习题。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表达出自己的思考。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对数学的求知欲和学习数学的兴趣,觉得数学不再是那些枯燥、乏味的公式、计算、数字。真正从思想上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变“学数学”为“用数学”
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股票、利息、保险、有奖储蓄、分期付款等经济方面的数学问题,已日渐成为人们的常识,如果数学教学仍旧视而不见,不管实际应用,恐怕就不合时宜了。
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教学“圆的认识”后,我有意识地带领学生到操场上画圆。有的学生想到两个人用一根长绳画一个圆,有的想到一排人转一圈画一个圆,也有的想到全班人围一个圈,沿这个圈画出一个圆。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解决“为何现实生活中车轮都做成圆的,而车轴都装在圆心上”这个实际问题。经常这样有意识地进行训练,会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数学对于大家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学数学的价值有多大,从而激发了他们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变“学数学”。
三、变“灌输教学”为“共同探究”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
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探讨、发展的真诚和激情。
在教学中,教师要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要经常告诉学生:“课堂、课本、三角板、量角器、圆规等都是你们的,这节课的学习任务也是你们的。老师和同学都是你们的助手,想学到更好的知识就要靠你们自己。”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始终处于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节课下来不但学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还使自己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适度的“乱”,在教师掌控之中的“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真正参加到教学中,让他们去创造性地学习。
四、变“单一媒体”为“多种媒体”
人类在21世纪进入了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我们的教育由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的课堂教学走向“屏幕教学”,由讲授型教学走向创新型教学发展。
在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现代教育技术来辅助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响来创造教学的文体化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数学教师应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把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数学学科教学中去,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使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生活化,使学生不仅掌握数学知识,而且喜欢数学学科。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应用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黄峻,中学数学合作学习中的几个误区[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
[2]张静瑜,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学新思想[J],科技资讯,2010,(6)
[3]刘志国,对《关于我国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的初步设想》的几点认识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