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高职学生由于基础薄弱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焦虑情绪是高职学生英语厌学的重要原因之一,不仅使英语学习效果大大降低,并且使教师的教学质量大打折扣。本文分析了学生语言焦虑的现状、起因、影响并提出了降低英语课堂语言焦虑的教学措施,有助于学生减少或消除焦虑情绪,提高英语学习效果,也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焦虑;现状;成因;影响;应对策略
一、学生语言焦虑现状
我国传统的中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知识、既定规范的灌输,而忽视学生情感的现象,以至于出现了“情感空白”。在英语课堂中,焦虑、自卑、缺乏合作精神、厌恶等情感问题比较严重,致使许多学生在第二语言习得方面不同程度地受到阻碍,这种不良情绪,随着学生升入大学而被带人了大学英语学习当中来。笔者于2007年9月在所在学校的新入学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中进行了一份问卷调查,在焦虑、缺少动机和低自尊这三种影响英语学习的因素中,58名学生把焦虑排在第一位。大量研究已表明:如果外语学习反复给学习者带来焦虑,则焦虑可能变成一种品质或心理素质。焦虑导致紧张不安和害怕,紧张和害怕又会影响学习精力和注意力,从而使思考和记忆的能量相对减少,语言储存和输出效果就降低。
二、学生语言焦虑起因
焦虑又称心理异常,是指学习个体因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或不能克服一定障碍的威胁,其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而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Oxford认为,导致焦虑的因素可能是学习者的个别特征,也可能是学习活动形式或教学方法,即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前者指人的一种个性品质,是一种倾向性,包括学习者的自尊心,学习者对模糊性语言的容忍,学习者的冒险精神及学习者的竞争意识。后者是指人在某一瞬间感受到的恐惧,如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交际焦虑,考试焦虑,文化休克等。根据焦虑对语言学习的作用,可以把它分成促进型焦虑和妨碍型焦虑。能激发学生克服困难、挑战新的学习任务,使学生更积极、更努力地学习的焦虑为促进型;反之,给学生带来紧张、不安、忧虑、不自信等不良心理体验,导致学生逃避学习任务的焦虑则为防碍型(即高焦虑)。过低的自我评价和竞争意识是引起焦虑的两大重要原因。学习者把自己和他人或者和理想中的自我形象作比较时,这种竞争意识就容易引起焦虑。学生自尊心的强弱、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模糊想象的宽容程度、学习者的冒险精神和竞争性都与焦虑程度高低有关。引起语言焦虑的第二大因素是学习者对语言学习的看法。教师对语言教学的看法是导致语言焦虑的又一因素。许多教师坚信只有通过指示性、独裁性,甚至是胁迫性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持有这种观念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会只注重教学结果而忽视学生的情感因素。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形式也会产生焦虑。过于严厉的纠错会使学生感到紧张不安。纠正学生错误是可以的,关键在于何时纠、怎样纠。由课堂上的一些活动引起的焦虑则主要反映在课堂上学生不得不当着金班的面用外语表达。许多研究表明当必须当着众人的面用英语演讲或报告时,尤其是毫无准备的演讲或报告时,绝大多数学生表现出焦虑不安。最后一项引起焦虑的因素是考试。有的学生对某些考试表现出极度的焦虑。在英语考试中,越是涉及到对学生成绩的评价,考试的内容和题型越不熟悉,学生就越容易焦躁。那么这种高焦虑会怎样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呢?
三、学生语言焦虑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心理学家Lazams&Folkman经过研究描述了焦虑程度和解决问题的效率之间的关系即二者之间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焦虑程度过高和焦虑程度过低时效率都很低,而中等焦虑时效率最高。所以适度的焦虑情绪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过高的焦虑使学习者的注意力范围变得狭窄,注意力强度降低,稳定性差,不能检测情境中的重要线索:而过低的焦虑水平使学习者不能排除环境中无关因素的干扰,对有关刺激反应缓慢、欠准确。Horwitz&Hope认为语言焦虑往往集中在听、说上,即使学习者很擅长使用相应的句型或已准备好话语对老师所讲的内容做出反应,但在课堂上用英语表达,对有恐惧心理的学生来说是极其困难的。很多学生在上口语课时,尤其是当着老师和同学的面说英语时,经常表现出一种特定的情景焦虑。听力是通过听录音机来理解谈话的内容,稍纵即逝,具有不可重复性的特点。听力理解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它不存在于空间,只停留在时间,听者必须记住所听到的语音、语调、词汇和语法结构,并将说话的内容放在更大的社会背景下来理解,由于听不懂或记不住丽焦虑急躁是极易产生并相当普遍的心理现象。在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表明,听力课堂的焦虑值高于其他外语课课堂焦虑值,也就是说焦虑感更容易产生于听力活动过程中。学生(尤其是程度低的学生)在遇到生词和难词时,就会产生紧张情绪,烦躁不安,越听不懂就越容易纠缠不放,甚至当进行到下一道题时,仍然念念不忘前面的内容。这样一来,虽然表面上看来学生们似乎是在听,实际上已经停止或者说充耳不闻了,继而一再错过,又导致更强烈的焦虑,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因而,排除听力教学中学生的高焦虑心理势在必行,在研究对策时,要有的放矢的设计宽松有效的教学模式,尽力将焦虑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四、降低英语课堂语言焦虑的教学措施
《学记》中有这样一句话:“亲其师,信其道。”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在理智、情感和行为诸多方面进行动态的人际交往过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功的保证。如何创建和谐课堂,降低英语课堂语言焦虑呢?
1.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的教学活动,既是认识的过程,也是感情交融的。师生之间的语言双向交流,不但是按照认知规律传授知解决问题、培养能力的过程,而且是互相吸收、互相包容、交融的情感交流过程。在课堂上教师要使用鼓励的语言、的目光、亲切自然的态度,为教学营造美的氛围和环境,使们在英语学习中感受到美的愉悦。教师要对学生充满爱,感桥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用情感因素打消学生们对英程的抵触情绪。在教学中坚持和学生交朋友,在自我介绍让学生明确在课堂内外老师和学生都是朋友,老师很愿意习和生活中帮助每一位学生,这很快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消除了内向和胆小学生的紧张感。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学生才会产生内心体验感共鸣,进发出“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情感,学生只有在上去接纳教师,在人格上去尊重教师,才能听从他的教诲。教师应该善于抓住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和学生学动中的有利时机展开情感交流。同
时教师要在施以情感因基础上,尽量把朴实、自然、含蓄、幽默以及深刻犀利的风格教学语言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到英语课堂上,做到寓情于教、寓教于乐、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自觉自发的状态下在充满求知欲望的环境中轻松愉快地获得知识,在传授英语知识的过程中注重情感因素的渗透以及素质的培养。
2.发挥情感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理智感表现为对所学课程的兴趣、爱好和好奇心,并能体验到获得知识和追求成功的乐趣。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兴趣、爱好和好奇心,培养他们不断探索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并使他们体验到获得知识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当学生具备了良好的理智感,学生可以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让学生对英语学习感兴趣并能以愉快的心情参与教学活动,也就是实施愉快教学。热爱、喜欢、愉快,是学习知识的催化剂,学生愿意学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教师的语言能对调节学生感情起很大作用,语言能实现“知”、“情”的交流。用亲切的微笑、激励的目光等跟充满情感、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配合,一定能创造出轻松愉快、生动活泼、情知交融、思想活跃的乐学场面。在英语教学中应做到:变威严教育为愉悦教育;变单纯的知识传授为知情并重;变灌输式教学为师生互动和启发研究合作式教学:这样才能发挥情感在语言教学中积极的作用。
3.运用课堂鼓励话语
英语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语言优势和智能强项,使学生树立起自信心。教师的课堂鼓励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从而创造性的发挥学生的潜能。教师的课堂鼓励语主要体现在对学生发言的具体评价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交际活动上。对于内向腼腆难得在课堂上发言的学生,不管他的口语是否流利或有错误,教师都应使用表扬和鼓励的话语对其努力给予肯定的评价。对于外向大胆的学生,教师可以在肯定的基础上指出不足。对于较差的学生,哪怕是最微小的进步都给予及时的表扬、肯定,使他们从教师的赞扬中得到鼓励。丰富多彩的课堂鼓励话语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听说水平,也不时地给学生带来新鲜感,让他们随时都有一种成就感,从而培养他们的自停和学习的兴趣。对于语言错误,教师应区别对待,掌握纠误技巧,尽量诱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并自行纠正,而不是简单的直接改正。
4.注重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
英语教学不仅仅是讲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知识而陶冶学生的情感。心理学原理中的情感迁移功能为:一个人对其他人或物的情感可迁移到与之相关的对象身上。在教学中,教师个人的情感会对学生的情感有影响,教师的道德品质,个人思想、文化修养、教学水平、精神面貌、人格魅力、审美能力以及其肢体语言和口头语言的表现对学生起着感染作用。此外,学生的情感也会受到教材中情感因素的影响,被作者或文中人物的情感所感染。因此,教学中必须注重情感迁移,寓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美育教育于英语教学之中,积极引导学生深入体验和领会作者及其作品人物的情感态度,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受到精神感染和情感陶冶,受到积极情操及高尚情操的陶冶,提高教学效果。
针对这些问题,还可以通过其他几个方面优化大学英语教学。如:教师要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自我重建,改变消极话语产出的自我概念。另外,输入可理解语言。监控假设的核心问题就是学习者如何从现阶段的语言能力发展到下一阶段,即如何习得语言。可理解输入量越充足,习得越快。综伤所述共同的目的是降低学生的焦虑程度,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颐琴,英语学习焦虑心理分析与对策[J],江西教育,2008,(27)
[2]李雪梅,如何帮助大学生克服英语学习的焦虑情绪[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03)
[3]余丽,浅谈英语学习焦虑情绪[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02)
[4]黄义娟,浅谈大学生英语学习中的焦虑情绪及其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0)
[5]王林林,谈英语学习焦虑[J]l法制与社会,20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