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语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作为一门交际性的语言学科,听说读写是其基本的学习方法。由于缺乏练习使用英语的社会环境,同时,广大初中生还处在人生的初级阶段,活泼好动,学习的主动学习能力不强,所以,加大初中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培养,使初中生能自己主动的去学习,是做好英语初中教学工作的保证。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积极性培养;自主学习
英语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作为一门交际性的语言学科,听说读写是其基本的学习方法。由于英语的语法习惯和我们使用的汉语具有很大的不同,学生要想提高自己的英语学习成绩,就必须加大自主学习力度,在生活中活学活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多去说、多去读、多去练,在使用中熟练地掌握英语。由于英语并不是我们的母语,在生活中使用的机会并不多,特别是在乡镇中学,学习英语的社会环境更差。同时英语课程也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往往造成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甚至产生厌学的现象。
所以初中英语教师要想做好英语教学工作,就不能只靠自己在课堂上授课,要改变“灌输式”的授课方法,优化课堂时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真正的喜欢上英语,能自己主动的去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初中英语课程的教学工作。
初中生的英语学习必趣培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发挥情感效应,激发兴趣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人的情绪状态能使人的机体活动和智力活动发生重大的变化。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发挥情感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从日常用语、日常生活用品类单词入手,由易到难,让学生感到学有所获,同时适时适度地给予表扬与激励,让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成功是一个种巨大的情绪力量。(苏霍姆林斯基)”学生自然会乐意去学。二是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努力将自己的心理调整到符合儿童特点、符合教学内容需要的状态,将激情、微笑、趣味、爱心带进学生的心坎,要主动接近学生,与他们交朋友,特别是给希望生以充分的爱和帮助,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三是树立主体意识,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的主人,让其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探究的情感,产生自我肯定的体验,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
二、改革教学方法,诱发兴趣
1.要想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就必须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因材施教
教师对学生材料和内容的处理,一般是由易到难,逐步深入,同时要考虑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定刺激程度,使学生的思想始处于积极状态,使他们的兴趣逐步升级。其次增加教学环节中的趣味性,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也有助于使学生的兴趣得以保持。呈现语言材料前,教师要想办法为学生创设新颖可信的情景,由此吸引学生注意力,再由该情景过渡到课本所展现的情景中,同时,合理地运用实物、图片、简笔画、现场录音、多媒体课件等,让所要呈现的情景更加直观而富有情趣。
2.要想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还要创造英语学习情境,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
比如在学习打电话、看病等日常交际用语时,都尽量用情景教学。这样做不但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学会了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其次,通过开展拼写单词比赛,激发学生学习单词的兴趣:开展朗读比赛,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这些比赛其实就是创造一种学以致用的氛围,使学生们切实感到英语的成就感,有“用武之地”,在比赛中,当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了一次成功后,就会增强学习英语的必趣,于是就会更主动自觉地学习。随着学生兴趣的增强,学习效果也就不断提高。如此良性循环,学生的学习负担逐渐减轻,学习速度不断加快,学习兴趣也就自然能得以长久。
三、指导学习方法,培养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教师的一大任务。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倾向性的差异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在环境、教育等影响下形成的。仔细分析一下那些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缺乏学习动力而成绩较差的学生,他们在困难——不感兴趣——成绩差——更困难——更不感兴趣——成绩更差的轨道上恶性循环。所以帮助学生排除学习困难,教给学习方法,成为激发他们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如记忆单词,可教给学生构词方法,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归类法等。教师要鼓励学生善于提问题,即对自己不懂的问题先要经过反复认真思考,自己仍弄不清楚的再问,这样既教会了学生学的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自学能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英语学习,兴趣为先。学生语言能力的高低在热爱大程度上受制于英语学习兴趣的程度。很难想象失去了兴趣还能怎样培养交际能力。所以,作为英语教师,一方面要学习传授语言知识并使他们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培养和保持学习对这门学科的兴趣,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