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1年第5期 ID: 152887

[ 范孝萍 文选 ]   

“学案导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 范孝萍

  [摘要]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实施、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方面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改变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所以外语教学过程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我们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为此提供了一个平台。
  [关键词]学案导学:英语:教学
  
  一、“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能力和素质
  
  1.着眼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突出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组际交流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寻知识,在程序式的学习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突出以学生自学为基础,培养学生的阅读素质
  “学案导学”教学是以学生个人自学为基础的一种教学模式,学生首先根据学习目标和要求阅读教材,然后去思考问题,探求知识。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并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阅读素质,让学生学会学习。
  3.强调学生之间的团结互助,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
  由于“学案导学”教学强调了小组讨论和组际交流,评价学生行为时,不只是依据个体的进步程度,而是注重一个小组的整体进步,每个小组获得的成功都依赖于小组中各位同学的共同努力,使教学活动成为教师、学生、教材、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由此在学生中形成互助、互勉、互爱、互尊的良好人际氛围,培养了学生团结协助的精神,发展了学生积极向上、民主科学的良好心理品质。
  4.体现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培养创新探索精神
  学生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让他们更多地自主学习、独立思维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如何去获得知识的方法,以达到培养创新的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
  
  二、怎样运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进行英语课堂教学
  
  “学案导学”教学的基本模式结构为:教师启动一学生自学一小组讨论一组际交流一练习评定。
  1.教师启动——“学案导学”的前提
  在“学案导学”的教学中,学生的动是以教师的启动为基础的。教师在讲授新课前对学生作适当的引导,提前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学案,让学生明确本科目标和要求,了解要做些什么。在讲授较难理解的课文前,先向学生介绍一下有关背景知识并提出教学要求,为学生的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主要做好引导工作,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学习新课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全体学生进入良好的准备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一种探求知识的渴望。
  2.学生自学——“学案导学”的基础
  在新授课伊始,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生理上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生容易达到的“阶梯式”的教学目标,然后向学生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明确自学的方法和要求后,由学生个人自学,让其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寻知识,为小组讨论做好准备。
  3.小组讨论——“学案导学”的主体
  在学生自学、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开始小组讨论。小组一般由4人程度各异的学生组成,每隔一段时间,小组要重新组成,永远保持“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学习程度,增强新鲜感,提升兴趣。在课堂上,小组汇报自学情况,一般控制在15分钟左右。各小组的成员用英语汇报自己的预习情况,主要回答本课的学习目标和自学目标,组内成员采用轮流提问题的形式;小组长把各组员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总结起来让大家一起思考、讨论;最后各小组长把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以便在组际交流时能解决这些问题。
  4.组际交流——“学案导学”的关键
  在小组讨论后,进行组际交流,也就是全班同学一起交流,教师先让讨论得比较成熟的小组代表发言,汇报该组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其他各组作出补充、质疑和评价,再由各?组提出本组的疑难问题,组际之间进行讨论、解答。经过一阵激烈的讨论后,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好调控,让学生的讨论始终围绕课文中心和话题,突出关键问题:最后,教师不失时机地进行引导,师生共同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形成一致意见,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判断、推理等多种思维能力。
  5.练习评定——“学案导学”的检测
  在组际交流后,教师按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各个学生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而课内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的必要环节,也是检测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教师及时运用预先设计好的练习题,从知识的不同层次、不同侧面让学生练习测试。在学生自练的基础上,让其互评、互议、互批、互改,对其中出现的代表性问题,教师也不急于讲解,而是采取全班讲座的形式,通过学生互评、师生互评等手段来解决。“交流一互动”教学采用当堂检测教学效果的方法,反馈迅速,校正有效,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三、总结
  
  英语作为“教育面向世界”的重要学科,在新形势下它的作用显得更加突出。作为英语教师,我们的任务是树立学生是外语学习主人翁的观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耳听、眼看、动脑、动手的学习活动,培养自辨、自治、自理、自学能力和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发展智力、情意,从而达到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和个性全面发展的目的。

“学案导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