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1年第5期 ID: 152951

[ 李蓉 文选 ]   

完善大学生人格教育对高校突发事件处理的作用

◇ 李蓉

  [摘要]近年来大学校园频频发生学生自杀、突发疾病、故意伤害等校园危机事件,凸显了在校大学生应对各类校园紧急事件应急处理能力的缺陷,如何从应对突发事件的预警能力、控制能力和干预能力着手,培养大学生应对各类校园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有效地预防和处置校园突发事件,已是各高校急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大学生;突发事件;人格教育
  
  根据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窖、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近些年来,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在许多高校的少数大学生的身上,表现出了明显的人格缺陷,道德缺失,因而导致了许多问题的发生,给个人、给家庭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近几年我省高校也发生了数起学生自杀案件,而且案件数量逐年递增。
  
  一、引起高校突发事件原因
  
  1.心理有障碍,自我调节能力差
  最早对于心理危机的研究始于丧亲,这被认为是最典型的危机事件,后来,人们对危机的看法有了进一步的拓展,从经历过到觉察到的一切与失落、威胁有关的事件,都被纳入危机研究的范畴。Chaplin的心理学词典中界定心理危机是“存在具有重大心理影响的事件和决定”;后来心理学家Lindemann(1944)Chaplan(1964)对心理危机的概念作了进一步阐述,他们认为心理危机是境遇性的或发展性的,而不是病理性的,是个体在重大应激面前用常规的解决方法不能应对而导致心理失衡的一种状态。
  2.学校管理中的薄弱环节
  学校的各项工作应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调整或完善各项制度,以适应变化的需求。然而目前许多管理者对管理对象不了解、不分析、不研究、不接触,依然按照计划经济时代的模式,把学生作为纯粹的被管理者,没有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不尊重学生、不关心学生,漠视学生应当享有的权利,容易造成与学生之间的对立状态。有一些高校管理者工作务虚不务实,喜于做那些容易产生轰动效应的表面文章,思想麻痹,满足于不出事,给突发事件的发生提供了土壤。
  3.安全意识不强
  大学生生活经历简单,少见风浪,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知识和日常生活经验,安全防范、自我保护的意识比较薄弱,对社会的复杂矛盾认识较浅,缺乏应变能力,挫折承受力不强,对突如其来的事件往往缺乏正常的认识判断和选择,在受到侵害的关键时刻,容易成为受害对象。
  
  二、高校如何完善大学生人格教育问题
  
  1.解决心理问题
  目前在校大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很高,这些独生子女曾在家庭中备受呵护和宠爱,在进入大学前一切以学习成绩为目标,以个人为中心,优越感比较突出,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承受挫折能力低,经不起任何刺激。进入大学后,很多人优势不再,心里落差很大,如果挫折的出现对个别大学生来说过于强烈或过于频繁,超过了他们的承受能力,就会使其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之中,产生心里失衡,他们会漠视他人的情感,做出一些过激行为,比如自杀和伤害等。
  另外高校毕业就业面临严峻形势,此时理想的追求与就业的压力,复杂的社会现象与权钱的困惑,无情地把他们抛到激烈竞争的风口浪尖上,在家庭中的备受呵护与激烈竞争中的无情抛弃,让他们在天与地的落差中心理出现了缺陷,困惑与悲观,消沉与失落,使他们在困苦中挣扎着,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教育必须努力营造一种有利于大学生健全人格形成的教育环境,把他们从迷茫与困惑中解脱出来,关注和解决他们不健康的心理问题。
  2.营造良好的校园人际交往
  大学生处于青春成长期,精力充沛、思想活跃、情绪不稳定。要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集体荣誉感。为了削弱自我意识,学校应多组织一些集体项目的体育活动,培养集体的利益就是大家的利益、集体的利益就是个人的利益的理念,集体荣誉感会把大学生凝聚到一起,为集体的利益、集体的荣誉而淡化自我。
  3.辅导员做好教育管理工作
  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能使用挖苦、讽刺、嘲笑的语言批评学生,侮辱学生,让学生难堪,下不来台,心灵受到伤害,使原本不太完善的人格受到扭曲,不利于大学生心灵健康的发展。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应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教育学生,感染学生,用他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为国家培养有用人才尽心尽力,以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学生辅导员工作在与学生密切联系的第一线,能够直接掌握学生的一举一动,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辅导员能够迅速的了解。
  
  三、结语
  
  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高校教育承载着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人才的重任,针对当今大学生人格上出现的问题,高校应重视大学生完善人格教育,要多个方面、多种形式鼓励和帮助大学生不断完善自身的人格,这是高校教育中不容忽视的历史责任。

完善大学生人格教育对高校突发事件处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