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1年第5期 ID: 152921

[ 刘双龙 文选 ]   

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途径浅析

◇ 刘双龙

  [摘要]初中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其在教学目标中,德育的渗透是必不可少的内容。笔者根据亲身教学实践,简要介绍了语文教材中德育因素的挖掘、课外辅导德育渗透的进行以及教师个人魅力对学生的德育渗透等三种途径,为德育在初中语文中的教学提供了新的途径。
  [关键词]德育渗透;语文教材;课外辅导;人格魅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必要性。笔者认为初中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其主要的教育责任在于传授语文基础知识和进行德育教育。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过于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培养,而对其德育功能的价值有所忽视。这种教学法通常表现为:语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是要学生单纯的死记硬背字词、总结概括文章主旨,告诉学生考试过程中应该怎样做。这样的教学法导致的结果是老师教起来乏味,学生学起来也毫无兴致,老师教的累,学生学的死。而《新课改》要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转变这种腐旧的思想观念,思想观念转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充分利用语文课堂这个教学的主阵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和灌输。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当前我们一线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的主要途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选择什么样的途径进行德育渗透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三种德育渗透的途径。通过此文和同行们探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语文教材中德育因素的挖掘
  
  课堂作为教学的主阵地,教材必然成为德育渗透的主载体。在语文教学中字词的掌握、段落的分析、文章主旨的概括是一个方面,同时语文课堂也应成为陶冶学生的人文情操,丰富学生思想感情,提升道德品质,熔铸意志品格,强化心理精神的主阵地。例如,在教授《岳阳楼记》时,一些文言文的固定表达方式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讲解《天上的街市》课程时,要让学生在大声朗读中,体会美妙的意境,与作者产生共鸣,体会生活的美好。在讲授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时,我们通过分析刘和珍的那种爱憎分明、不畏权势的品格,培养学生责任感和强烈的爱国情怀。讲授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时,笔者在课堂上对当时险恶的社会背景的介绍,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毛泽东同志博大胸怀,
  以此唤起学生“主宰沉浮”的使命感。学习《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一文时,学生们固然必须掌握文中精辟的语言,但在这个过程中,也要同学们了解现阶段继续保持艰苦奋斗作风的重要意义。学习名篇《背影》时,要使学生体会到亲人的真情,体会到父母的不易。学习都德的《最后一课》时,要激起青年人的爱国情怀,激发他们热爱祖国,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理想。语文课程中德育内容往往不像专业的德育学科表现的那么明显,它往往是内在的、深层的、隐蔽的,这就需要我们多方面深入挖掘,以提高德育渗透的成效。总之,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激发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使青少年脱离低级趣味的追求,培养他们热爱祖国,树立远大目标,并刻苦学习,为报效祖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外辅导德育渗透的进行
  
  课外辅导如开展小组互助,作文批改方式等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深化、巩固,当然也是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另一途径。课堂教学由于时间空间的限制,对知识的分析、理解及德育渗透难免受限制。限制相对较少的课外辅导使教师更容易因材施教,针对具体学生的性格特点、知识现状进行单个辅导,这样的教学方式会更有针对性、更具体、更形象。不仅学生专业知识得到巩固,也是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例如针对学生两极分化的特点开展互助小组的做法,一方面方便教师有针对性的辅导专业知识,同时也使学生体会到合作的乐趣,对于青少年建立健全的人格很有帮助。教师在课下可以通过日记、作文的评语指导学生,鼓励学生树立信心,确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不断增强自身的道德情操,并将它化作学习进步的动力。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应注重内外部因素合理结合,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渗透于教学过程中,使青少年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三、教师个人魅力对学生的德育渗透
  
  韩愈曾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要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渗透,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一线教师就必须以身作则,以其个人魅力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以其人格塑造人格。富有人格魅力的感召,是任何教科书、名言警句都不能代替的。同时,教师的穿着打扮、言行举止都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因此我在平时的授课中,以简洁大方为主,注意做表率作用。此外,必须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坚决不能体罚学生,要把他们当成朋友,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教师品德的影响,并心服口服的接纳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这样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自然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形式、途径多种多样,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积极实践,勇于创新,充分发挥语文做为基础学科的优势,选择适当的德育渗透方式,挖掘语文教科书中的德育因素,从课外到课内积极渗透德育内容,使语文教学成为青少年树立远大目标,自觉追求真、善、美,塑造健全人格和高尚品质的助推器。

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途径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