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1年第5期 ID: 152940

[ 孙钟伟 文选 ]   

信息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之我见

◇ 孙钟伟

  [摘要]互联网的发展在给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带来了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因此,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及时把握这一机遇,积极探索网络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和应对措施,借助网络载体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的科技含量和工作效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网络;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当今世界的网络技术尤其是Intemet的出现和扩展,使得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轻松地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迅捷而方便地交流思想和情感、交换信息、商品和服务。网络不仅极大地缩短了人们相互之间交往的时空距离,而且延伸和扩展了人们生存的范围和深度,因特网已成为了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的基本通信工具和媒体。
  
  一、网络时代的到来,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带来了新的挑战
  
  传统的方法,理论对当今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行指导、修正的同时,我们当然会想到,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是否切实,有效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发现网络时代对我们的挑战:
  1.网络时代对传统培养模式的挑战
  如果我们对中国教育现状作一些剖析的话,不难发现:因为传统教育强调书本知识、忽视了学生动手能力;强调知识的积累、忽视了能力培养;片面突出智育,不断强化考试,忽视学生的个性、情感的发展等。于这些负面影响,创造力不仅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而且受到抑制、窒息、甚至完全被扼杀。
  2.对传统思想道德、文化的挑战
  因特网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向世界各个角落辐射,其触角伸向了社会的各个领域,人们的生产、生活、交往都处在信息流动的空间中,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清晰地呈现在屏幕上。一方面,这使得拥有不同文化传统,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生活方式、不同生活经历的人们可以增进相互理解、沟通;另一方面,这种即时、充分的信息流通,也给持有不同文化价值观念、不同道德规范、不同道德行为方式人们之间带来日益表面、尖锐的冲突。
  
  二、互联网的发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立足点阐释
  
  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出现的新问题,要注意把握对理论探讨的基本要求,这样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正确的方向。
  第一,要增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治教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指导。在当代中国,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高校政治理论学习的关键。通过加强大学生对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把政治导向的观念贯彻和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中去。
  第二,需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在实践中改变了自己的传形态。爱国就要爱社会主义,就要担负起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爱国主义教育要与国情、国策教育相结合,使爱国主义教育得以深化。
  第三,要强化敬业精神和专业素质教育。教育学生要热变富己的专业,有敬业精神,防止学生拿毕业文凭作跳板,浪费教育资源的现象发生。
  第四,要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提高创新能力。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环境
  第五,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加强民主与法制教育。民主与法制在社会主义现代建设过程中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都对社会主义各项制度的完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掌握法律基础知识和经济知识的高层次人才,一个法官是无法适应高速度、高效率的时代节奏。变化,才能认清前进方向。
  
  三、利用好网络手段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的着力点分析
  
  由于网络的发展给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因此,必须积极采取措施,扩大网络的积极效应,消除其负面影响,要努力探索网络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和应对措施。要使复杂多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应具有科学性,应重视利用以下手段,切实做好相关工作:
  第一,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手段得到创新。通过把握网络时代的新规律、新特点,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转变了过去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充分利用了网络资源,用健康向上的内容和文化占领网络阵地。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网络宣传的形式和内容得到丰富。通过在宣传的形式上开展了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网上教育、交流、讨论等活动,可以组织学生对重大问题、热点问题进行讨论,使之成为沟通学校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
  第三,大学生的自律教育得到提高。通过加强网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使教师尽早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强化了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和自律教育,使学生做到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自我监督,同时也加强了大学生的个性教育。通过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研究他们的特点,尊重他们的人格,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德育工作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单向说教、服从关系。
  第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定位到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根本内容之中。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作为统领,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根据实践结果更加科学地反思实践过程,进而进行反馈调节,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为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新的价值参考。
  总之,我们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这就是以网络为中心的时代。网络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多传输通路的概念,随着技术进步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会随之而来,只有不断的加强理论研究与探讨,深入细致地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才能紧扣时代的脉搏,把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正确方向。

信息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