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假”,每个人都知道其意思是不真实,与“真”相对。这确实是“假”常用的一个义项。北齐时兰陵王高长恭相貌俊美柔善,在战场上与敌人对阵交锋,总受到轻蔑。这怎么办?《旧唐书·音乐志》中说:“北齐兰陵王长恭,才武而面美,常着假面以对敌。”唐朝崔令钦的《教坊记》中也说:“兰陵王长恭,性胆勇,而貌妇人,自嫌不足以威敌,乃刻为假面,临阵着之……”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高长恭戴着假面具上战场。现在有假面舞会,高长恭该是最早使用假面具的人。
“假”还有一些别的义项。我们都知道狐假虎威的故事。狐狸在前面走,老虎跟在后面,野兽们见到狐狸后面的老虎,纷纷逃跑。不聪明的老虎还认为是百兽怕狐狸,其实是狐狸凭借了老虎的威风。“狐假虎威”中的“假”就是凭借的意思。
我国历史上有一个晋灵公,他荒淫残暴,不理朝政。大臣赵盾多次规劝,结果是规劝出了仇限。他派一个名叫组麂的大力士前去刺杀赵盾。拂晓时分是人睡得最熟的时候,经过精心策划的组麂就在这个时候潜入了赵盾的家中。组麂原想赵盾卧室的门肯定是关着的,谁想竟然开着。原来将要上朝奏事的赵盾早就起床了,因为还早。穿戴得整整齐齐的他正坐在床上闭目养神呢。故事的最后几句是这样记载的:“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这里的“假”是权且、暂时的意思。所谓“假寐”,字面直解就是暂时睡一会儿,也就是打个盹儿来养神。有人将“假寐”解作假装睡觉,显然不正确。
韩信攻克齐国后,派人对刘邦说齐国这个地方如果不设立一个代理王来统治,怕是难以使局势稳定,并且说,他愿意做这个代理王。当时,刘邦正被项羽的部队所包围,一听这话,非常生气,不禁大骂:“我从早到晚盼望你来给我解围,现在倒好,竟然想自立为王!”张良、陈平暗中用脚踩了一下刘邦,附耳低语道:“我们现在正处在这样的境地,能够禁止他称王吗?不如趁机立他为王。否则,可能会发生变乱的。”聪明的刘邦一听就明白过来了,就改口骂道:“大丈夫平定诸侯,就是真王,为什么还要做个代理王呢?”于是就派张良前往齐国举行仪式立韩信为齐王,并征调韩信的部队前来解围。韩信派人对刘邦说的话,《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是这样记载的:“齐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也,南边楚,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原为假王便。”刘邦改口说的话,则是这样记载的:“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这两句中的“假”,都是代理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