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59789

[ 魏宏华 文选 ]   

“扶”苗助长

◇ 魏宏华

  在苏教版四年级语文第八册《祁黄羊》一课的教學过程中,按照既定的教學目标,我要求學生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學生之间自由组合,两两合作,进行即兴表演。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大家兴致盎然地投入排演之中。当我庆幸自己的教學正在有序进行的时候,猛然发现其中一位學生夏某正默默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一动不动。看到我注视的目光,夏某立即低下了头。我走下讲台,快速来到他的身边,问他:“你怎么不去找同學排演?”他不作声。身边的一位同學见状,急忙告诉我:“他找了好几次,就是没找到愿意和他合作的同學。”
  面对课堂中孤独无助的夏某,我俯下身子,关切地问他:“夏同學,我俩合作,好吗?”他抬起头,欲言又止,眼神中流露出紧张而期待的目光。我知道他担心自己与我的配合不够默契,怕同學笑话。我抚摸着他的头,拍拍他的肩膀,把他请到讲台边,鼓励他说:“不要害怕,老师相信你,也会帮你的!”
  为提高夏某的口语交际能力,我首先引导他读通、读流利文中人物的每一句话,并逐句进行示范、指点。重点抓住晋悼公的四个问句“解狐不是杀你父亲的仇人吗?你怎么会举荐他呢?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举荐他,难道不怕人家说你偏心眼儿”,引导他读出反问的语气;抓住祁黄羊推荐解狐、祁午的句子“我看解狐就很不错。事关国家安危,我不能不慎重。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个有军事才能,可以担当此任,我压根儿就没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亲人”,读出坚定而诚恳的语气;抓住晋悼公事后赞美祁黄羊的句子“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读出赞美的语气。
  为了丰富他的表演神态,我启发夏某理解:“为什么晋悼公对祁黄羊推荐解狐深感意外,而对推荐祁午感到吃惊?”引导他理解解狐是祁黄羊的杀父仇人,而祁午是他的儿子,晋悼公的内心活动不一样,两处神态自然各不相同,前者特别惊讶。然后启发他用自己的面部表情来加以表现,我也连续示范了好几次。
  在整个帮扶过程中,夏某听得仔细,學得认真,表演一次比一次强。
  排练开始前,我问他:“你喜欢扮演哪个人物?”他说:“我想扮演晋悼公。”我同意了他的要。求。排练正式开始了,我走到他的面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大声说:“拜见主公!’,他连忙从椅子上站起,弯下腰将我扶起,用他那稚嫩的双手帮我拂去裤子上的灰尘,并问我:“疼不疼?”这一自创动作和语言是那么自然,那么贴切‘,既来自于我,也来自于他。我竖起大拇指夸赞他:“你真是一个有创造力的孩子!”我的表扬极大地增强了他的信心……
  一轮排练结束后,夏某主动问我:“老师,你能让我扮演祁黄羊吗?”我不解地问他:“为什么?”他说:“你已经跪过一次了呀!”听了他的话,我在欣慰之余,又有点担心,我告诉他:“祁黄羊的台词多,怕你记不住、说不好呀。”“老师,我不怕!”看着他那乞求的目光,我点头答应了,在排练的过程中,尽管他说得不是那么顺畅,偶尔要停下来想一想下一句台词,但我依然不厌其烦地等待、提醒、继续,再等待,再提醒,再继续……反复多次,我俩的合作一次比一次默契,一次比一次精彩。
  最后,夏某主动提出要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演,看到他充满自信、跃跃欲试的样子,我立即让全班同學观看我俩的表演。我俩的演出赢得了同學们热烈的掌声,同學们也对他刮目相看。此时的他十分自豪,还高举双手伸出手指打了一个“v”这一象征胜利的手势,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见此情景,我也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我的努力、我的付出没有白费,因为夏某进步了。
  事后,我和夏某排演的那一幕幕情景历历在目,时常萦绕在我的脑海之中。回想过去,想想现在的教改,我在思考、探索一个问题:如何提高农村小學困难學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我认为要“扶”苗助长:
  一、关爱學生,尊重、信任學生,为他们提供各种锻炼的时间和空间;
  二、创设各种各样的情景,激发學生的學习兴趣;
  三、耐心细致地启发引导,点亮學生的智慧;
  四、发现學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激励。
  但愿这节课能永远激励自己在以后的教學中不停地去探索,“扶”助出更多、更茁壮的幼苗!

“扶”苗助长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