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分残缺在高考语病题中考查的频率很高。成分残缺包括主语残缺、谓语残缺、宾语残缺等几种类型,其中主语残缺的情况比较复杂,不易辨别。是不是看似没有主语或者确实没有主语的句子就一定是主语残缺的病句呢?这个问题要区别对待。
一、存现句不是主语残缺的病句
如2010年北京卷第三题A项:记者今日发现,公同晨练的老人中流行一种由松树精华做成的“神仙茶”,对这种带点儿树皮味的绿色茶剂赞不绝口。
从全句看这是一个单句,主语是“记者”,谓语是“发现”,后面都是宾语,宾语是两个分句组成的复句。第二分句明显缺少主语,导致全句是病句,这是没有异议的。而第一分句呢?它看似也没有主语,因为“公园晨练的老人中”这一短语表示范围,其作用类似于表处所,而表范围、处所的短语常常充当状语.如果这一短语在此句中也充当状语,那这一句也有主语残缺的毛病。它究竟是状语还是主语?这是问题的关键。
要弄清这个问题,就要弄清表范围、处所的词是否可以充当主语;可以的话则何时是状语,何时是主语。
邵敬敏主编的《现代汉语通论》(上海教育出版社)从句式系统的角度将句子划分为主谓谓语句、双宾语句、兼语谓语句、存现句、被动句等,其中存现句“是表示人或事物存在、出现或消失的句子。它的基本格式是‘处所词+存现动词+事物’”。例如:
河里游过来一个人。(表出现)
花瓶里插满鲜花。(表存在)
村里死了一头牛。(表消失)
在这些句子中,“河里”“花瓶里”“村里”三个词容易被误认为是状语,其实它们是存现句的主语。也就是说,表范围、处所的词在存现句中是可以作主语的。
回到上面提到的高考题,“公园晨练的老人中流行一种由松树精华做成的‘神仙茶”’,这一句也是表示一种存在,它也是存现句,它的主语就是“公同晨练的老人中”。如果将这一句改成“公园晨练的老人中,他来得最早”,那就是普通的主谓句了,“他”是主语,“公园晨练的老人中”则成了状语。
从上面的比较可以看出,表范围、处所的短语后面另有动作发出者作主语时,它充当状语;而它的后面直接跟存现动词时,它就充当主语了,这时全句是一个存现句.并没有主语残缺的毛病。
二、没有主语的句子不都是主语残缺的病句
确实,大多数句子都是有主语的,而没有主语的句子其实也是很多的,除了承前省略主语的情况外,还有很多没有主语的句子。
1.从句型系统的角度可以将句子划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旬,非主谓句又可分为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和特殊非主谓句,例如:
好厉害的拳脚!(名词性)
禁止吸炯!(动词性)
太美了!(形容词性)
不!(特殊类)
其中动词性的非主谓句最容易被误认为是主语残缺。
2 从句类系统的角度可以将句子划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四种,四种句子都可能没有主语,其中祈使句和感叹句更是常常没有主语,例如上面列举到的“禁止吸烟”“太美了”就分别是祈使句和感叹句。(句型系统是按句子的结构划分的,句类系统是按句子的语气功能划分的,其间有交叉之处)
三、什么样的句子才是主语残缺的病句
如果一个句子没有主语,但它的主语是任何情境下人们都能理解的,无需说明,它就不是主语残缺的病句,如“把犯人带上来!”“誓死保卫祖国”;但如果它的主语出现在特定的情境中,缺少了便令人费解甚至误解,那它就是病句了。上面所举的北京卷第三题A项中“对这种带点儿树皮味的绿色茶剂赞不绝口”就是因为其主语是记者还是老人令人费解,导致语病。再如:
①在空军航空兵某师飞行大队长孟凡升参加一次集训时,驾机升空不到两分钟,突然发现飞机发动机转速异常、温度下降。(2010年安徽卷)
②记者来到卧龙镇人民政府南侧的中国卧龙大熊猫博物馆前,只见这座被称为“中国唯一大熊猫博物馆”坐落在风景秀美的山下,周围流水淙淙,绿树成阴。(2010年山东卷)
③曹操的性格具有双重性,他的雄才大略与奸诈凶狠对于任何一个扮演他的演员来说都具有挑战性,也是个难得的表演机会。(2010年四川卷)
④天津东临渤海,华北诸河汇流海河,东流出海.是沿海各省通往京城和华北腹地河流交通的枢纽。(2010年天津卷)
这四个句子都有主语残缺的语病,例①中“驾机升空”“发现”的主语是谁,孟凡升还是其他队友?此时缺少主语便令人费解,应该将“在”字移到“参加”前,让“孟凡升”作全句的主语。例②中“坐落”一词的主语也令人费解,按情理说应该是“中国唯一大熊猫博物馆”,但它已经作了“被称为”的宾语,不能同时充当“坐落”的主语,所以要在“博物馆”的后面添加“的‘建筑”,让“建筑”作“坐落”的主语。例③最后一句没有主语,如果按承前省主语的规律(与最靠近的上句主语相同时省去主语)补上主语的话,就误解成了“他的雄才大略与奸诈凶狠也是个难得的表演机会”,又造成了主语与宾语的搭配不当,所以应该在最后一句前添加主语“扮演这个角色”。例④与例③相似,按承前省主语的规律补出的话就成了“华北诸河是……枢纽”,所以应该在“是”的前面另补上“天津”作主语。
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有主语残缺的毛病,不能简单地看它有无主语,要根据具体情况细加辨析。
[参考文献]
①邵敬敏主编:《现代汉语通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②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甘肃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