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学习、生活、交往的需要,也是现代社会对未来人才的必然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使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之必需。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交际能力并不尽如人意。“口语交际”成为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有的学生在课间活蹦乱跳、能说会道,而进入课堂则一言不发或很少说话;有的学生即使能够主动、大胆地在课堂内外进行表达交流,其内容也是简略的;有的学生能够进行简短的口语交际,但发音、口齿、仪态存在问题……那么,如何才能全面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
一、课堂教学是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主阵地
依托语文教材,挖掘口语交际话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当始终重视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首先,每节课上课之前,可以让学生简单讲述一件事或者讲述一个故事。其次,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好教材资源,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1 立足画面,简单描述画面。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低年级教材中每一课都有主题图和插图。这些图画直观形象,生动有趣,能激发学生观察、联想和说话的兴趣。教师要利用好这些图画,引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2 凭借内容,复述课文。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说话。李吉林说:“言语的发展地是具体的情境。因此,说话教学要选择直观、形象的内容,创设情境,使学生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只要教学情境创设得好,学生就敢于说、乐于说、有得说。如教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雨点》—课第二课时,我发现学生很乐于复述。于是我抓住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利用多媒体创设隋境,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平面型的教学方式转化成音像、文字等相结合的多媒体动态形式教学,形象直观、生动逼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胜。有这样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当然敢于说、乐于说。3 重视阅读,发展语感。阅读教学重在朗读过程中体验隋感,领悟内容,能够真正让文本、教师、学生三者进行对话,产生共鸣。
二、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小学低年级,班主任与学生交往的时间很多,参与的活动也多。比如,每周一的升旗活动。晨会课上可让学生针对每次国旗下讲话的主题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每周的班队活动课,如“我的进步我来讲”“我的同伴我来夸”等我都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轮流去主持。从自己写,到找资料读,到背,到声情并茂地演讲,学生的口语能力自然得到了锻炼。再如,组织竞选班干部,竞选的人耍作自我介绍,其他人做评委,在评选中不但要打分,而且要说理由,这其实也是一种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方式。另外,我们还要利用文明礼仪培养同学的交际能力,检查同学们文明用语的情况。自学校召开“三进”工作会议以后,我班组织了一支“红领巾普通话宣传队”,利用每天中午时间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积极肯定的评价是增强学生口语交际信心的重要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查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这就要求教师要从积极的角度去肯定学生,增强每个学生交际的信心。
1 欣赏优秀的学生,让他们感受成功。对于表达能力和表达欲望强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对他们的发言表示肯定,增强他们的信心:“多么有创造性的思维啊!”“你真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你听得多认真!”这些赞美的话流入学生的心田,会让他们感到无比开心,也会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价值。
2 鼓励后进生,保护他们的自尊。在课堂交际训练中,难免有学生答非所问,或者不善言辞,这样的学生势必会遭到其他同学的嘲笑。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可以微笑着走到这个学生的面前,用手轻轻地抚摸他的头,面向全班同学,给他以鼓励,“你回答问题很积极,老师相信你下一次一定回答得很完美”,并暗示同学们为他鼓掌加油。
3 唤醒沉默寡言的学生,让他们发现自己。教师要专门为沉默寡言的学生创造表达的机会,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并没有遗忘自己,而是时刻关心着自己。即使回答得不完美,也要及时给予鼓励,唤醒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树立交际的信心。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未来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我们不仅要在教学中去发掘口语交际的丰富素材,而且要在生活实践中巩固和延伸。我们要鼓励学生利用各种机会,争取多说话,做落落大方、说话得体、受人欢迎的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