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0年第9期 ID: 157321

[ 高环生 文选 ]   

说“X+数+代”

◇ 高环生

  最近“X二代”频繁涌现于报刊杂志,上网搜索,也发现不少“贫一代”、“富二代”、“侨三代”之类的称谓。本文试从语音、语法、语用角度探讨“X+数+代”。
  
  一.“X”的趋单音节性
  
  “X”多是单音节。如:曾经富足的“孔二代”,除了孔令杰生有一子之外,其他均无子嗣,孔家豪门的败落不再存疑。(大旗快速版2010年03月02日)还有诸如“富三代、权一代、官二代”等。
  有的“X”开始出现时是复音节,使用中逐渐缩略为单音节。如:飞行员王光是随父母扎根高原的“西藏二代”。(中国新闻社2009年12月29日)
  前者可以归纳进“拉漂”,后者则切入了“藏二代”的特殊情感。(西藏商报2010年01月23日)
  “西藏二代”缩略为“藏二代”不会影响人们的理解,且更简洁。
  还有诸如“农民工二代”缩略为“民二代”,“艾滋病二代”缩略为“艾二代”等。社会交际要求语言简洁便利,这是“X”趋单音节化的根本动力。
  还有一些“X”是复音节的。如:拉古那二代、风景二代、梅甘娜二代、杂交二代等。这些复音节的“X”没有缩略为单音节,是因为其指称的事物多为新推出的产品,尚未有较广的社会认知度,如果简化为单音节,就会造成理解困难,阻碍交际。可以推测,随着知名度提高,它们可能也会缩略为单音节。
  
  二.“X”的指称性
  
  “X+数+代”格式中的“X”有的是名词性成分;有的成分虽非名词性的,一进入“X+数+代”格式中“X”的位置,就转化为名词性成分。进入“X+数+代”语义槽中的动词成分或形容词成分,所指往往是名词性的,或者说是名词性成分实行压缩的结果。如“富二代”、“贫二代”指富裕的人或贫困的人的后代,它们都是名词性成分压缩而成。有的虽不能看成是名词性成分的压缩,但进入格式之后,就具有了一种指称性,指称具有某种特性的一类人或事物。如“杂交二代”虽不是名词性成分的压缩,但在“X+数+代”语义槽中指称杂交繁育出来的第二代产品,具有了指称性。
  
  三.“数”的有限性
  
  “数”的范围一般局限于一、二、三、四这四个数字。其中“二”的使用频率最高,“三”和“一”并驾齐驱,“四”相对较少。由于“X+数+代”是指称某一代人或事物,必然要求所指称的人或事物有时间上的代际性。第一代时只此一家,不存在什么代际性,只有出现第二代时才会凸显代际性。所以一般说来,都是先出现“X二代”,然后向前追溯出“X一代”,向后推衍出“X三代”、“X四代”。如最近热炒的“富二代”这个词,人们指称其父辈时自然而然用“富一代”,顺延而下还造出“富三代”、“富四代”。可以说“X二代”起发源和枢纽作用。代际传承通常比较艰难,到第四代就已经比较少见,所以“X五代”及其以后的“X+数+代”几乎没有。
  
  四.“X+数+代”的生成条件
  
  1.“X+一+代”的代际接续性
  “鸟巢一代”这类短语和“X+一+代”形式一样,其义实不同。“X+一+代”表示的是具有某一特性的人或事物的第一代。“鸟巢一代”则表示经历过奥运会的这一代年轻人,它着眼于具有某一特性这一代人,没有“X+一+代”所特有的表示事物代际顺序的意义。所以“鸟巢一代”这类短语不是“X+数+代”格式所生成的。
  2.“X+一+代”的确指性
  “权一代”、“贫一代”等从“X+一+代”格式中派生出来的短语都鲜明地概括出所指人或事物的特性。而诸如“上一代”、“下一代”、“新一代”这类短语虽具有代际性,但占据“X”位置的“上”、“下”、“新”等仅表达代际接续性,不能明确表达所指事物或人的特点。所以这类短语也不是“X+数+代”格式所生成。
  五.“X+数+代”格式的语用价值
  “X+数+代”即“第‘数+代’具有某种特性的人或事物”,但后一种表达显然不够简洁,于是“X+数+代”应运而生。随着人们对“X+数+代”格式由最初的新鲜感而产生模仿,继而又在模仿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其使用范围逐渐扩展并迅速流行。这体现出人们求简追新的语言表达风尚。
  
  高环生,男,华中师范大学语言所研究生。

说“X+数+代”